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话平安

合村并城应容得下乡愁

2014-01-04 11:51: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安氏大院,周边有上千年的安氏古墓园、三百多岁的古树相伴,是附近安氏宗亲的圣地。如今,因“合村并城”,它被“限期拆除”。为此,原新郑市龙王乡庙后安村的安氏后人们寝食难安。此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也为之绕开(1月3日《大河报》)。

这只是一个合村并城的工程,说白了就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项目。当然,合村是为了并城,并城是为了百姓,这一点都不假,而且这也符合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但是,拆迁千年文物却不是唯一的选择:一则,我们有办法回避这个区域,只要我们的城市规划稍微绕开一点,这处文物就可以幸福地活下去;二则,我们也可以让其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风景,让其成为一个免费的旅游景点,也还可以在这处千年文物处规划一个文物公园。

小小的退让,就可以解决问题,我们的地方政府何乐而不为?城乡一体是国家的战略,推进城镇化也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不过,前不久国家也提出了,要建设能容得下一个乡愁的城镇化。这就警示,一些地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知道什么是该留下的乡愁。又何况这是一处文物,已经有千年的历史。这是受到文物保护法保护的地方。大建设当然不能触犯法律,更不能把本不该消失的事物都消失。

遗憾的则是,这种现象还是多发:为了申遗有人开挖了唐三藏的墓地;为了开发景区有人扒掉了古城的文物。郑州市文物局的表态是“太可惜了”。这样的感叹有点无奈,是不是也显示出有关部门的不作为?可惜的是,感叹换不来文物保护的春天,只有法律亮剑才能让文化和历史更厚重。一个城市的楼再高,也换不来那一抹消失的文化。

江苏 郭元鹏/读者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