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 娟
【文化墙名称】
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地点】
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反恐处突指挥大楼一楼
【设计由来】
大凡有客自远方来,参观我们局的第一站,必是我们的荣誉室。
2010年1月底,春节前夕,我们局邀请老干部座谈。会前,老干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局里新建的指挥中心大厅、信息机房等。座谈会上,局党委班子述职说:这届班子履职已满3年,第一个“三年规划”圆满收官,第二个“三年规划”拉开序幕。三年三大步,在群众安全感、执法满意率、命案攻坚等方面,实现了局公安史上的新跨越,位居全省前列。
听完,老政委说:“局里这些年发展挺快,我建议重修荣誉室,集中展示一下。”
之前的荣誉室,就是那种奖杯“一排站队”,奖牌“一堆开会”,客人看完“啥印象也没”。用老干部话说:“没看头!”
局领导当即拍板:建一间有点“文化”味的荣誉室。于是,做四面展示公安工作成果的文化墙的设计思路,就这样产生了。
【内容介绍】
荣誉室这间房也不大,约40平方米。色彩,以红色主打,进来后,视觉上又喜庆又丰满。
文化墙分三组。进门左转,第一组由平均分割的19幅长幅主图组成,涵盖三年公安工作方方面面,分为前言、领导关怀及打击犯罪、服务于民、科技强警、文化建设、警营楷模等内容;
第二组由四扇窗户之间及两立柱表面的5幅压题窄图组成,主题分别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执法公正;
第三组则是立柱与窗户之间墙面的2幅宽图,一幅表现我局民警在数次抗洪救灾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一幅表现被誉为创下了世界救援史上的奇迹的“7·29”陕县支建煤矿大救援战斗中,我局民警浴血奋战的画面。
三组共26幅版面,中国人凡事图吉利,取意正应“六六大顺”。
版面喷绘制作,玻璃外层,内设灯箱。无论白天晚上,室内光线充足,丝毫不影响阅读欣赏。
为了给众多奖杯奖牌也找个“家”,我们还仿照博物馆的陈列模式,在文化墙下方增加了奖牌展柜;在房间中央设计了阶梯状的奖杯展台,使得房间中央也不显得空旷。
【相关故事】
今年10月,我们又做了六块新版面,换掉部分文化墙的旧版面。每年,给荣誉室的文化墙换“新衣服”,已成了我们的规定动作。
回想刚接下设计任务时,负责策划的政治部魏主任、郭老师、小薛等人,也是压力山大。
那天,他们把设计师领到现场,看到三面墙雪白一片,整齐好用,几个人都蛮开心。可再一看,迎门的一面墙四扇窗户之间,是三条竖窄墙。好用的三面墙角落里还有柱子、门,怎样设计既好看又丰富,还真让人有点犯愁。
如果用横幅版,好摆布图片,但墙的利用率低。一面墙摆两幅图,满了;如果用竖幅,可以充分利用墙面,还可以错落有致。于是乎,大家意见一致:用竖幅。
几个人连画图带比划,平均分配墙面大小,掐指算出每版的宽度,再用旧报纸做成小样贴墙上打量,尊重视觉习惯和美学规则,推算出合适的版高。
用现场抓拍的资料图片,尽量原汁原味。压题图的人物照片还让我们过了把导演瘾。挑了十来个俊男美女,按气质、个头,男女搭配,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警种,换场景、换搭档、换表情。别说,还真拍出了好些艺术照。不仅满足了文化墙的供应,还给以后做专题片、画册、警务文件袋和书籍封面提供了丰富的后援。
我们的设计师,性格慢吞吞的,但出细活,曾给我们做过很多宣传版面和工作画册,对公安工作较熟悉,对我们之前的图片也熟悉。加上我们前瞻性地预见,肯定需要补拍图片。所以,去省会找更专业的设计师,显然没他方便。
有的图,PS细节多,他P一张就需要小半天时间,为此,他可没少挨说。繁琐的还有:配图文字十几次核对校验;设计之初时,用软件查找是否有图片重复运用;领导数次审核把关;定制灯箱和安装等后续工作超前安排……
就这样,也没影响日常工作,加班加点忙乎了两个多月,到2010年3月底,文化墙终于大功告成。又专门写了解说词,指定了两名警花,轮换着当荣誉室的解说员。
每每看到领导和客人们在文化墙面前频频点头,参与过文化墙设计的人甭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