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十大法治事件
1
疑罪从无:李怀亮被无罪释放获赔98万余元
事件描述:
该案历经七审三判,均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2004年5月,平顶山市中级法院为避免被害人家属上访,与其约定尽量判李怀亮死刑,因此该案也被称为“死刑保证书案”。2013年4月25日,平顶山市中级法院审理了李怀亮涉嫌故意杀人案,依法宣判被告人李怀亮无罪,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当庭释放。12月17日上午,平顶山市中级法院依法对当事人李怀亮申请国家赔偿一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赔偿李怀亮被限制人身自由4282天的赔偿金78.08227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入选理由:
赵作海案后,我省三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对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99起案件依法审理,依法宣告115名被告人无罪。被关11年当庭释放的李怀亮故意杀人案,是我省法院根据“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刑事司法理念审理的又一起案件。此案警示:法院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纠错,使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受害者得到赔偿、责任者受到追究,以促进公正司法,聚集保障人权的正能量。
2
网络反腐:查处郑州“房妹”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
事件描述:
2012年12月26日晚,微博爆料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之女在郑州拥有11套经适房,此后翟振锋又分别被曝出骗取二胎生育指标、伙同其弟倒卖经适房、挪用公款3000万元等问题。此后,该事件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迅速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郑州市检察机关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查处该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目前,翟振锋涉嫌受贿一案已有11名涉案人员被公诉。入选理由:
经济适用房作为国家的重大利民惠民举措,关系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但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就不断地爆出富人购买经适房、经适房指标被倒卖等众多负面信息,“房妹”事件是经济适用房违规操作和百姓持续关注的长期发酵产物。此案的及时查处,展示了司法机关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反应,打击犯罪、威慑犯罪的职能。
3
正风肃纪:“正”出河南政法新形象
事件描述:
2013年8月前后,我省接连发生几起涉警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切实解决全省政法队伍思想、纪律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今年8月份以来,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正风肃纪教育整顿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干警,切实解决群众观念淡漠、宗旨意识淡化、特权思想严重、职业操守缺失等问题。正风肃纪专项整治规模之大、排查解决问题之多、处理问责之重,在全省政法系统引发强烈震撼。入选理由:
河南政法系统正风肃纪一经开始便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20多家媒体进行了持续集中报道。媒体称,河南政法系统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动真格、出实招,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整改突出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值得称赞。
4
制度创新:河南政法干警招录面试实施改革
事件描述:
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共同组织实施的2013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面试工作,首次探索实行政法干警招录面试工作“考官、考生异地双交流”和“公安、人社系统考官双回避”制度,同时采取“面试前抽签确定面试考官小组主考官、抽签确定小组其他考官、考生面试前抽签确定面试室、抽签确定面试序号”等方式进行。入选理由:
河南政法干警招录面试首次采取“双交流”、“双回避”、“四抽签”制度,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仅能公平公正地选到真正的人才,同时也使面试在阳光下进行。
5
人本司法:被告人出庭受审不穿囚服不剃光头不戴械具
事件描述:
12月24日,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在郑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欠薪案,一广东籍服装水洗加工厂老板在郑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当庭宣判支付工人工资。为落实省法院《加强刑事案件庭审安全促进庭审文明的通知》精神,当事人虽涉嫌刑事犯罪,但其出庭并没着囚服,没戴械具,也没有被关在囚笼里,而是穿着时尚的西装棉袄。庭审结束后,省法院还召开了“全省法院依法严惩恶意欠薪犯罪活动和庭审方式改革”新闻发布会。入选理由: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从9月起,省法院专门下发一系列通知、意见,对全省庭审方式进行了改革:被告人不穿囚服,对被告人不使用械具,不对被告人设置囚笼,为被告人提供记录用纸笔,不给被告人剃光头等。该案庭审的意义在于首次对这些改革进行了尝试,去除了刑事庭审中被告人的“犯罪标签”。
6
信用惩戒:3万多“老赖”首次上了“黑名单”
事件描述:
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公布了5起典型案例。3万多“老赖”上了“黑名单”,公众可上最高法院网站查阅上榜者将受到的信用惩戒。同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和省高级法院院长张立勇一起为申请执行人及进城务工人员发放执行款4110万元。从5月至9月,我省先后公布4批失信被执行人,共1750名被执行人。截至目前,全省法院今年依法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3件,判处犯罪分子16人。入选理由:
省法院向“老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公布失信名单、实施见证执行、严惩拒执犯罪,不仅依法制裁了“赖账户”,震慑了潜在“失信者”,也进一步提高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专家称,借助信用惩戒手段反制失信被执行人,使失信者寸步难行,执行难问题才有可能根本解决。
7
“无声风暴”:端掉“皇家一号”重拳治黄赌
事件描述:
11月1日23时许,涉嫌色情违法行为的郑州“皇家一号”被警方查处,群众纷纷拍手称快。在此前后,省公安厅三次组织“无声风暴”集中行动,先后打掉涉黄涉赌场所30多家,依法拘留280余人。同时,在全省分别组织开展了以查处酒驾醉驾交通违法为重点的“一号行动”和打击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的“二号行动”。“一号行动”中,查处酒驾案件4213起,其中公职人员酒驾案件76起,在全省形成了依法严管重罚酒后驾驶的高压态势。入选理由:
娱乐服务场所涉黄涉赌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省公安厅多次开展“无声风暴”集中行动,横扫“黄、赌”违法犯罪;酒驾系交通事故“第一杀手”,省公安厅两次集中行动狠抓猛打,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公安机关重拳治黄治赌治酒驾的决心和恒心。
8
无纸化考试:检验183324名领导干部学法成果
事件描述:
12月2日至6日,为做好“法制宣传日”活动,我省组织省、市、县、乡四级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有关人员首次参加大规模无纸化法律考试。各地各单位自行确定本单位考试时间,每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据统计,我省有183324人参加考试。此次考试是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成果的一次检验,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风尚。入选理由:
此次考试是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成果的一次检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全省的省、市、县、乡四级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轻敲键盘,参加无纸化考试。从今年起,我省将全面建立个人普法考试档案,实行学法用法和考试工作规范化管理。
9
小微博大平台:政务微博“豫法阳光”、“平安中原”叫响全国
事件描述:
省法院官方微博“豫法阳光”粉丝突破500万,在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中跻身十大党政机构微博;在《2013年上半年腾讯政务微博报告》中获得十大法院系统机构微博第一名。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中原”粉丝突破400万,12月4日至6日,省公安厅连续3天举行“微博服务日”活动,厅长王小洪亲自敲击键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入选理由:
网民微博问政,官方微博服务,我省政法机关通过新媒体联系群众,为民服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微时代紧抓网络舆论主动权,“微”成功体现大智慧,其背后折射的是与时俱进的宣传意识、积极平等沟通的亲民形象,也展示了新时期我省政法机关践行群众路线、主动回应群众期待的新形象。“豫法阳光”、“平安中原”目前已成为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
国际合作:欧盟法律援助项目落地河南
事件描述:
10月27日至30日,“中欧法律援助项目”执行机构考察团来到河南,对我省法律援助进行深度考察,这一举动标志着“中欧法律援助项目”在我省正式启动。项目开展后,将在4年时间中致力于提高我省地方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援助水平。入选理由:
由政府出钱帮助弱势群体打官司的法律援助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老百姓的赞誉。1997年我省开启法律援助工作以来,我省法律援助工作每年都有可圈可点之处。2013年,我省入选中欧法律援助项目,这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地方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援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