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一个目标”
力争两个“全市之最”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奉贤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全力保障民生的同时,把法治建设与平安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着力解决影响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点问题以及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符合市郊农村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并适应新型发展要求的新方法、新途径,其创新奋进的精神值得称赞。
功夫不负有心人,奉贤在法治建设与平安建设上的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也为其赢得丰厚的回报。因为务实,自2007年以来,奉贤区已连续6年被评为上海市“平安城区”荣誉称号,并荣获2009—2012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辖区4个镇、59个村(居)委、129家企事业单位分别被评为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和平安示范单位;2013年,奉贤的群众满意度和公众安全感分别位列全市第一和第二位,并连续7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这一成绩是奉贤区委、区政府不断探索平安城区创建活动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以“项目化”运作推进法治城区创建工作模式,结出的平安建设硕果。这一成绩,进一步提高了平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使“法治奉贤、平安城区”建设,在更高的水平上全面推进。
然而,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再“炫目”的“成绩单”也拖不住奉贤力争打造“法治奉贤、平安城区”的决心。下一步,奉贤还将继续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破解法治、平安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难题,继续以“项目化”运作模式,稳步推进依法治区活动,切实解决依法行政、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化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坚持创新和发展,健全平安建设长效常态机制,进一步强化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把“法治奉贤、平安城区”建设向更深层次推进,力争早日兑现“把奉贤地区打造成全市最平安、法治化管理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的承诺。
“法治奉贤、平安城区” 助推奉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 周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又作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保障,平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奉贤区委、区政府认真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牢固树立“依法治理”和“大平安”的理念,以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法治奉贤、平安城区”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构建“普法、调解、防控、安全、互助”“五网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并通过“抓队伍、搭平台、全机制、强效能”实现高效运作,为奉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保驾护航。
当前,奉贤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推进科学发展为核心,突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这一瓶颈,抓住转型发展、新城建设、基础设施三项重点,是今后一个时期区委、区政府的重要任务,这其中,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奉贤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奉贤常住人口115万人,其中来沪人员62万多人,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压力剧增,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平安建设新的重要意义,以及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积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解决改革、发展和平安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紧密结合上海郊区的特点,整合资源、精细管理,从源头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平安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法治、平安建设,助推奉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上海奉贤法院多渠道力促司法公开
·上海奉贤检察院“首办监督”环境污染案件
·上海奉贤打防并举 铸"滨海铁锤"保一方平安
·上海奉贤检察官为执法大队讲授法制课
·上海奉贤社区“禁毒流动课堂”开进娱乐场所
·上海奉贤:详细了解在押人员的改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