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追记文昌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伍世和

2013-12-28 09:46: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他把心留在了那片挚爱一生的热土

  追记文昌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伍世和

  2013年11月16日,7时30分。

  “伍教导,您快来看看,有野狗偷吃农场的鸡。”文昌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伍世和接到电话。

  他二话没说,边穿衣服边往农场冲。一向性急的他,刚刚跑进农场,就因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他日夜挂心的这片热土上,时年59岁。这天,距他退休仅剩下半年。

  12月16日,伍世和离开整一个月,记者来到了这个伍世和称为 “家”的地方——戒毒所的康复农场,倾听挚爱他的人们对他的思念。

  “事无巨细”——

  感化心灵的“明星”

  2001年5月,伍世和成为戒毒所的一名管教。他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对强制戒毒的学员绝对了解,才能帮他们彻底戒除毒瘾。

  伍世和个子不高,却声如洪钟,“他说句话,声音从西边能传到东边,全所都能听见。”文昌市公安局副局长韩亚东这样评价昔日的老战友。

  戒毒所内,伍世和对学员的关爱无微不至,也赢得了戒毒人员的尊重和爱戴。

  “他对这些戒毒人员真的像亲兄弟一样,就连出去吃顿饭,也总会打包些可口的饭菜带给学员,给他们‘加加餐’。”韩亚东说。

  40多岁的连某去年被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他家人觉得丢面子,从不来看望,妻子也想离婚。伍世和一次又一次走进连家,慢慢地使连某家人接受了现实,多次到戒毒所看望连某。这样的事例对于老伍的帮戒生涯来说,也仅是九牛一毛。感化心灵的“明星”称号早已在戒毒所传开。

  在伍世和十几年的管教民警生涯中,遇到过不少“麻烦”的学员,二次入所的王某就是让他“头痛”的一位。

  “看到我再次走进所里,他对我说‘本来我最看好你,现在看到你来这里,我很痛心啊。’他的这句话让我羞愧万分,但也让我坚定了戒毒的决心。”王某说。

  近10个月的强制戒毒期内,王某每月都被评为优秀学员,两年的强制戒毒期也被缩减为一年。在戒毒所内,他甚至做起了管教民警的助手,帮忙管理整个戒毒所的内务。

  “经过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他失望,不会再辜负伍教导对我的期望和告诫。”王某说。

  正因为有了像伍世和这样用心的管教民警,文昌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才屡获殊荣,并在2007年获得了全国戒毒康复示范所的称号。在今年的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中,在伍世和的教育感化下,戒毒人员纷纷提供线索。文昌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线索缴枪的数量在全省戒毒所里名列第一,伍世和的功劳占了近一半。

  “不务正业”——

  一心以农场为家

  与戒毒所一墙之隔,有一块占地30亩的“战场”——戒毒康复农场。在康复农场挂牌成立时,老伍便以“身体状况不如前,把机会让给年轻同志”为由,自愿从教导员的领导岗位上退到二线,将更多的心思放到了这片农场。

  戒毒所里,从民警到戒毒康复人员都可以吃上黑皮猪、文昌鸡,这便归功于伍世和的一股韧劲儿和强烈的责任感。

  “我们戒毒所改善生活全靠农场了。”戒毒所教导员曾纪锐很自豪。的确,在农场里走一圈,可以看到肥头大耳的黑皮猪,活蹦乱跳的文昌鸡,鳞光闪闪的罗非鱼,油绿硕大的椰子菜,还有大蒜、茄子、香菜……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是伍世和用尽心血打造出来的。

  为了时刻照顾农场的家禽、牲畜和蔬菜,伍世和干脆把家搬到了鸡棚和猪圈旁的小砖房里。这间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砖房里,只有一张铁制高低床,一台14英寸电视,一台自己买的空调,两个热水瓶。这便是他所有的家当。

  “老伍总说他很富有,3000只鸡,几十头猪,还有30亩菜地,称得上是‘地主’了。”戒毒所所长符永权说。

  海南是台风侵袭的“重灾区”。台风一过,康复农场也要遭殃。

  “2005年,百年一遇的台风袭击海南。伍教导加班加点加固鸡栏,后背被坍塌的鸡栏顶棚砸出一个拳头大的肿块,也不下火线。”农场技术员潘家万感慨万千。

  “公家的财产要保护好,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警惕!”这是伍世和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努力下,戒毒所上下从没有因极端天气“断过粮”,后勤得到了充足保障。

  对于已经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伍世和总放心不下,坚持定期追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与生活状态。为确保学员能够真正自食其力,他又将四五十位曾经的学员召到康复农场,教他们学习务农本领,每月还发给他们800元工资。

  今年29岁的符某就是被老伍苦口婆心劝回来的。“当初强制戒毒后回到家里,我身无所长,天天混日子,伍教导就几次来家看我,劝我踏踏实实学点儿技术。”符某说。

  如今的符某已经快“学成出师”了,但他仍想留在农场帮忙,报答伍世和的无私帮助。

  伍世和10月时种下的卷心菜再过几天就可以收割了,“可惜伍教导不能再亲自尝一尝了”,曾纪锐指着那片绿油油的菜地,惋惜地说道。

  “大家为重”——

  小家总是“受委屈”

  “老伍从未因家事请过假,没有因身体不适耽误过一天的工作,让家里人受了不少委屈。”戒毒所副所长赖昌利一声叹息,“一次学员犯毒瘾,我们陪着去医院治疗。那天,老伍妻子的身体也不舒服,可老伍坚持把学员送回所里,才急匆匆地赶回家。”

  “老伍是个好丈夫,好警察。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戒毒所和农场。刚开始我有些不理解,那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啊。后来,我逐渐知道,这就是一种爱,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妻子谢吟的泪止不住地流。

  戒毒所管教罗旭曾经是一名特警,来到戒毒所后他的思想一度转不过来。罗旭回忆道,“刚来时,我总觉得警察就该是为民除害的,思想很消极,伍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伍世和发现罗旭是个孝子,就时不时去罗家串门,和罗旭的父亲聊天谈心,让父亲带动罗旭积极投入新工作。“老伍教会我,在任何岗位都该为人民服务。”罗旭说。

  对身边的同事如此用心,而对儿子伍文轩,伍世和却让他受了不少“委屈”。

  去年,有名已经戒毒并回归社会的学员,带着马鲛鱼来到老伍家。伍文轩不知情,收下了鱼。老伍回家后问明情况对儿子怒吼道:“你要是不把这鱼还给人家,你就别给我回家!”伍文轩拎着鱼,跑了几条街才找到送鱼人。

  “老百姓都不容易,我们只有为他们办事的心,却不能有拿他们一针一线的手!”伍文轩清楚地记得父亲的这句话。

  “我回来看爸爸最后一眼的时候,看到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人相拥而泣。”伍文轩说,“后来赖叔告诉我,这都是父亲曾经帮助过的人。我才知道,我的家很大,家里的亲人很多,爱爸爸的人也很多,做伍世和的儿子是我一生的荣耀。”(记者 石杨 陈炜森 实习记者 王旭东)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姚颖:连续破获六起万克毒品大案
·郝晓英:拄着双拐坚持破案
·刘志伟:信息导侦破获多起毒品大案
·周国良:参与侦破多起毒品大要案件
·王景东:连续两次与持枪毒贩搏斗
·王林:坚守在禁毒一线的“老兵”

·王林:坚守在禁毒一线的“老兵”
·任庆川:车轮轧过右腿仍奋勇追击
·范振群:被撞倒在地仍紧紧抓住嫌疑车辆
·张钦军:左手肌腱断裂抓捕嫌疑人
·张云江:紧抓毒贩车门被拖行20余米
·陈吉平:面对车祸,一个越身挡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