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全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会前强调,审判管理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全面推进审判管理各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主管院领导、审管办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部分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列席会议或作交流发言。
最高法院出台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该司法解释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这个规定根据国家赔偿法,结合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工作实际,针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作出统一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负责人答记者问
为了切实贯彻司法公开原则,保障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平等参与、知情表达等项权利,推动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最高人民法院日前颁布了《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质证程序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负责人为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5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称,加强审判管理就是要对审判权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权责统一,改进司法作风,从而进一步提升案件质效、队伍素质和司法公信力。
座谈会上,重庆、上海、陕西、广东、广西、江苏、山东、湖南等地高级人民法院和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韩建敏,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谢德体,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傅郁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崔永东、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作了交流发言。
25日,最高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中西部地区)座谈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人民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法官制度改革,以及人民法院工作机制中亟待改革的重要问题等内容展开了积极深入的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并就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工作听取了部分在川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
今天(2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景汉朝在浙江杭州同部分在浙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进行座谈,向他们通报人民法院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就推进司法公开等问题同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主持座谈会。
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
2月25日,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在重庆正式成立。会议特别邀请了部分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列席或作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在大力进行压缩、合并相关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背景下,经过审慎研究,批准设立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这充分反映出最高人民法院对加强审判管理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依托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设立,是人民法院第一个以审判管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研究机构,将汇聚全国各级法院、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审判管理理论研究,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会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成为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并就专业委员会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作主旨发言。
孙政才会见沈德咏:为法院依法履职创造条件
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会见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
孙政才说,感谢多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重庆的关心和支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司法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之一,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支持法院系统依法履职和改革创新,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希望最高人民法院一如既往地对重庆各项工作给予支持,重庆将努力为各级法院依法履职创造更好的条件。
沈德咏说,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支持重庆法院系统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重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政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参加会见。
从即日起,河南法院将对刑事案件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去除刑事庭审中被告人“犯罪化标签”。这意味着,在今后的法庭审判活动中,被告人不穿囚服、对被告人不使用戒具、不对被告人设置囚笼、为被告人提供记录用纸笔、不给被告人剃光头等将成为常态。
此外,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上,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透露,被告人能够与辩护人坐在一起,与公诉人平等地面对法官等庭审格局的变革,也即将在河南法院开始实施。
12月24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了2013年司法监督员工作座谈会。江西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方晓春,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纪红华出席会议并讲话,17名司法监督员参加了会议。
昨日,河南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依法严惩恶意欠薪犯罪专项活动情况,同时通报了3起典型案例。据悉,截至目前,全省法院今年依法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3件,16人因此被判处刑罚。
2013年3月,根据湖南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的委派,以省高院办公室副调研员邵龙江为组长、省高院法警总队干警李晟雷和江华县法院法警大队长张开发为队员的省高院驻江华扶贫工作组成立,选定矮岩村为2013——2014年度建设扶贫点。
在县扶贫办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扶贫工作组与乡、村干部一道,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清塘乡被列为全省“一号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区的实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提出了以“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为总的工作思路,以“健康、宜居、和谐”为发展主题,以“建设壮族乡秀美乡村宜居地,打造涔天河生态旅游示范点”为长期建设目标,统筹兼顾,立足长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生态、和谐、宜居示范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并行之有效的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方案。4月27日,省高院党组专题研究《省高院驻江华县清塘乡矮岩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会上,党组对工作计划提出了非常好的指导意见。康为民院长要求扶贫工作组,务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突出抓好“造血”性扶贫为重点的攻坚克难工作,努力造福一方百姓。
日前,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从社会不同行业聘任了40名特约监督员,从全省从政治、法学、哲学、经济、社会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中聘任了20名特约咨询员,把脉法院工作发展。
聘任“两员”是省高院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进一步拓宽听取社情民意的沟通领域和渠道,健全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回应人民群众对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期待与关切所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湖北法院将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
12月26日,省高院部署全省三级法院开展为期半年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执行案件以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及最高法院挂牌督办案件等九类案件为重点,明年6月底前基本执结。
省高院院长李静说,此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人民法院将依职权主动采取措施,及时调查、控制被执行人财产,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力度,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向相关部门通报,依法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对于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争取给予相应救助。要通过专项执行活动,着力解决执行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涉民生案件执行难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