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过后,一个难得的暖阳天,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路乘车来到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深处的一个群山环抱的壮族山寨——清塘壮族乡矮岩村。
宽阔的通村公路与省道、乡道紧紧相连,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村头的古松林边,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壮乡文化园已显雏形,建筑工人和各类大型机械正在忙碌;路边,新辟的名贵苗木花卉基地初见规模,一棵棵刚移植嫁接的红檵木已绽开新芽……随行的县法院副院长黄生亮告诉我们,往日这个时候,正是村民猫冬晒太阳、打牌喝酒的好时节,而如今,村民们都在苗木场、果园里忙活,预备着来年的好收成。
说起这一变化,村支书刘定学朗笑着说,这是省高院扶贫工作组给我们带来了阳光,带来了希望!
绘就一张蓝图:规划壮乡美好前景
矮岩村地处湖南省唯一的壮族乡—江华瑶族自治县清塘壮族乡,在大瑶山深处的瑶族自治县的壮族人,可以说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8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瑶、土家、侗、汉等民族杂居的村寨。由于地处干旱死角地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1249元,系2013年至2014年的国定扶贫村。
2013年3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的委派,以省高院办公室副调研员邵龙江为组长、省高院法警总队干警李晟雷和江华县法院法警大队长张开发为队员的省高院驻江华扶贫工作组成立,选定矮岩村为2013——2014年度建设扶贫点。
在县扶贫办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扶贫工作组与乡、村干部一道,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清塘乡被列为全省“一号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区的实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提出了以“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为总的工作思路,以“健康、宜居、和谐”为发展主题,以“建设壮族乡秀美乡村宜居地,打造涔天河生态旅游示范点”为长期建设目标,统筹兼顾,立足长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生态、和谐、宜居示范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并行之有效的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方案。4月27日,省高院党组专题研究《省高院驻江华县清塘乡矮岩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会上,党组对工作计划提出了非常好的指导意见。康为民院长要求扶贫工作组,务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突出抓好“造血”性扶贫为重点的攻坚克难工作,努力造福一方百姓。
找准一条新路:发展壮乡特色产业
扶贫重在扶志,扶贫的关键是要树立起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民生第一。矮岩村贫穷的根子在路,在水。刨掉穷根,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行路难、用水难的问题!”扶贫工作组决定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行路难”入手,用“快刀”帮助群众斩断穷根,以“高速”带领村民迈向致富之路。
6月8日,投资26万元、连接省道与县乡道路的800米村道硬化工程正式启动,8月23日道路通车,村道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如此快捷的办事效率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组的决心,公路畅通也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以此同时,人畜饮水工程、水渠和水毁河道护坡工程以及名贵苗木花卉基地、壮乡文化广场项目也迅即全面铺开,处于“观望”状态的群众深受感染,积极主动投身改变自己命运的行动中来。
刘老汉是村里有名的“倔老头”,一双儿女在广东打工,家境比较宽裕,他家的土地正好在苗木基地内,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怎么做工作,他都不愿意将土地承租给苗木公司。当看到村里新修的公路从家门口通过,他握住走进家门的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什么都不用讲,你们做的都是好事、实事,苗木基地的事,我赞成!”在他的带领下,首批流转的100亩土地很快纳入苗木基地开发,从昆明引进的杨老板一个月内就种上了1000多棵红檵木。
矮岩村四面环山,高山盆地沉积的肥沃土壤以及天然形成的独特小气候,非常适合优质水果种植。扶贫工作组请来农林科技专家对矮岩村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进行科学测评,多次组织村里的种植大户、致富能手以及有意愿种植特色水果的村民到常德澧县、娄底双峰、涟源等多地进行实地考察,决定优选玫瑰香柑进行规模种植。扶贫工作组前期投资20多万元,扶植农户种植200亩玫瑰香柑,初步形成以玫瑰香柑种植为主,其他经济苗木种植为辅的种植经营模式。
为拓展增收渠道,扶贫工作组在专家指导下,推广林地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以品位纯正的本地土鸡放养为主,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种养大户引导,矮岩村的林下养殖已经初具规模并继续扩大。计划在2015年,培育养殖大户10户以上,年成品生态土鸡达到10000羽。
矮岩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山环抱,潇水支流崇江穿村而过,自然风光旖旎。随着2015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蓄水完成,以清塘乡为中心,将形成6500亩的高山湖泊,形成“水上桂林”的天然美景。扶贫工作组抓住这一机遇,超前谋划,一方面深入挖掘壮乡民俗文化,对旅游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另一方面着手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清塘壮族乡成立30周年大庆,借助村头古松林自然美景,兴建一个占地面积达20亩的壮乡文化广场,并配套建设壮乡文化展示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农民健身场、风雨亭等,使矮岩村成为清塘乡乃至全县实施旅游战略的一个亮点。
正在,工作组已经完成或启动了以村内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为主,兼顾文化科教、公共服务等方面共2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778.9万元,力争两年内将矮岩村打造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带动一方乡亲:扎根基层志在扶贫
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工作在省城的“城里人”,陡然间来到这偏远贫困的穷乡村,从宽敞舒适的办公室到家徒四壁的农家,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工作和身份的变化,让扶贫工作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扎根基层扶贫,是年轻干部接地气、锻炼成长的最好方式。要脚踏实地,不当“看客”;要改进作风,多办实事,用实绩和真功树立法院干部的良好形象!”这是临行前原省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郭萍对扶贫队员的勉励,也是省高院党组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克服了驻村条件艰苦、生活习惯不同等重重困难,沉下心来,扎根乡村,用真情温暖群众,用踏踏实实的工作践行“甩掉贫困村帽子”的誓言。
作为挂职为江华县委常委的扶贫工作组组长邵龙江,更是以身作则,把扶贫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他殚尽竭虑谋划矮岩村的发展,用行动帮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真诚的付出不仅感染了身边的扶贫队员,也带动了村、支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性,感动了村里的每一个群众。他们的劳动成果也惠及了周边村寨。以矮岩村为中心的1600万元的坡耕地改造项目让这些村也受益不浅,承包大户们和生态农业企业也以土地流转的承包方式,相继走进邻近壮乡的家家户户……
12月18日,省委基层办深入矮岩村对扶贫工作进行考核测评,群众满意度达100%。
放眼矮岩,这个群山中的壮族村寨,正沐浴着和煦的冬日暖阳……
·湖南高院制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执行额标准
·湖南高院:防治虚假诉讼
·湖南高院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湖南高院举办执行实务培训班
·湖南高院:在思想上找差距 在工作上找不足
·湖南高院通报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