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山西)省司法厅直属机关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省直工委薛建明处长、省司法厅班子成员出席大会,会议共有132名党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第四届机关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玉良当选为省司法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张淑青当选为省司法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兼机关纪委书记。
2013年12月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警务督察处处长闵刚一行组成的警务督察组亲临五原劳教(戒毒)所就安全稳定、警务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工作进行督察指导。
督察组一行深入到强戒人员生活、医疗、教育、习艺“四大现场”,仔细查看了大门、监控值班室、学员生活区、食堂餐厅等处的安全警戒、监控报警设施、生产、生活、消防设施设备使用情况;仔细查验了大队值班记录、刃具保管使用记录、原料成品管理等各类工作记录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印证材料。
强化仲裁调解助力平安建设
河南全省仲裁工作年会在三门峡召开
12月23日,河南省第三次仲裁工作年会在三门峡召开,来自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地共13个仲裁机构的负责人,以及18个省辖市政府法制机构联系仲裁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全省仲裁工作第二次年会精神的贯彻情况,就仲裁调解工作、规范仲裁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工作,促进我省平安建设,以及如何有效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特邀嘉宾武汉仲裁委办公室主任刘健琴就如何加强仲裁队伍建设、提高仲裁案件质量、提升仲裁公信力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
调解纠纷数量年年增加,总数达到了125万余件,年均31万余件;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6642人,社区矫正在全国成为人数较多、重新犯罪率较低、信息化管理覆盖面较广的省份;安置帮教对象始终保持在7万人左右,重新犯罪率一直在2%以下。这是近4年来河北省基层司法所工作的一组数字,也显示出其在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天津市评选2013年最美人民调解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宣传全市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给奋战在调解工作一线的人民调解员更多的精神关怀、社会关爱,进一步增强调解员“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职业荣誉感,天津市司法局开展2013年天津市最美人民调解员评选表彰活动。经过自下而上推荐、优中选优等程序,推荐出2013年天津市最美人民调解员候选人17名,邀请请社会各届参与投票评选,选出“2013年天津市最美人民调解员”10名。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年活动,整体推动循证矫正和个案管理工作,12月19日,贵州省监狱系统循证矫正个案管理推进会在忠庄监狱召开。省监狱管理局、省监狱学会、31家押犯单位分管副监狱长、教育改造科科长、司法警官学校分管副校长、心理研究室负责人同志、忠庄监狱部分干警9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何川充分肯定了教育质量年活动开展以来各监狱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近年来通过全省监狱民警的努力和教育质量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全省监狱系统教育设施日益完善,人员投入不断加强、保障措施不断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2月9日,上海市司法局、市经信委、市征信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法律服务行业信用管理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明确,应当“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法律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系统”、“研究制定建立统一的诚信信息评价标准和分类监管机制”、“研究制定发布法律服务市场责任主体行为诚信标准,进一步完善充实诚信分类监管标准”等要求。制定《若干规定》,是贯彻《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服务行业信用管理,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和促进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依法自律、诚信执业、规范服务。
面对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的全新的社区矫正工作,我省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社会化联动、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着力打造社区矫正的“安徽样本”。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8510人,解除矫正52480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仅为0.11%,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
今年3月,国家司法部将我省司法厅编制的 《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规范》印发至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执行,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标准由此升格为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