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莫让“乌龙准生证”伤害公信力

2013-12-25 10:12: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杨 飞

  当然,再回到这起“乌龙准生证”事件上来,当地计生部门的迅速回应以及诚恳道歉确实也值得肯定,但说明政府部门的为民服务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备受网络关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错发准生证事件12月22日取得进展:武鸣县计生部门登门向当事人道歉,表示将承担相应过错责任,并通过协商取得了当事人的谅解。

  实话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来已久,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在二胎方面有着严格的准生门槛。事件中的罗先生在妻子生育二胎前已经向当地的计生部门取得了二胎生育证,妻子怀孕之后计生部门却以错发准生证为由要收回罗先生家庭的生育权,一个生命就这样在合法与非法之间徘徊,很是令人感到遗憾。

  至于事情发生的原因,据当地有关部门通报,根源在于计生部门办证员把握政策失误。先不说这一解释合理不合理,就拿办证后4个月才发现错误这一情节而言,基层计生部门的办事水平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过还好,“乌龙准生证”经过媒体报道后,当事人免予超生处罚,相关责任人更是受到了责任追究,可不管怎么说,整个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基层部门执政生态,恐怕更值得深思。

  若再细细回顾近些年来媒体接连曝光的各种“乌龙”事件,这一错发准生证事件就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前段时间网上热炒的福建、广西、浙江等地的“乌龙户籍”事件,就都曾让人叹为观止。若再推而广之,联想到以前发生的一些冤假错案,基层部门服务意识及执法水平的确已经到了一个亟须提高的节点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对这些拿群众利益当儿戏的乌龙案件,又岂是简单地担责处罚所能救赎?

  其实,对于基层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及办事效率,底层民众早已是诟病不已。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这甚至已经成了群众贴在基层政府部门的“标签”,政府的公信力由此遭遇到极大挑战。而这些乌龙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淡薄,如何让政府亲民形象理性回归恐怕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今要破解这种困局,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如何提高基层政府部门的为人民服务意识着手,“亡羊补牢”不是良方,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恐怕才是治本之法。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全面把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涵
·筑牢公平正义防线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全面把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涵
·坚持人民性提升公信力
·辽宁鞍山铁西法院“五招”提升司法公信力
·河南渑池三项措施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稳定

·河南渑池三项措施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稳定
·河南柘城县法院完善五项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
·公证行业应以过硬质量打造公信力
·筑牢公信基石 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
·公证业将加强公信力建设 提升公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