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机关坚持民意主导警务,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民生服务、创新打防模式,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褒奖。在今年的民意调查中,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为97.68%和97.27%。
以创新为驱动,向现代警务迈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今年以来,在东营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东营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 “全省有名次、全国有名气,努力走在前列”的东营公安工作新定位,开拓视野、锐意创新,提出了构建以“6+X”警务、动态警务、合成警务、延伸警务、规范警务等“五项警务”为核心的现代警务理念,不断探索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各项公安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创新“6+X”警务,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机关按照“推行公平服务、探索建设‘6+X’社区六进警务新模式、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区六进工作水平”三大理念,探索出了“6+X”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全市公安机关“践警务于微,集警务于云”,不断强化综合性网上服务平台研发和推广,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办好事。配合东营民生警务平台,充分借助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社交平台和工具,逐渐探索形成了警民、警媒三方联通互动,公安内部上下连贯、警种贯通的“网络矩阵”,真正将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创新动态警务,将警务改革目光投上云端。东营作为山东省公安厅“警务云”建设的试点城市,将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率先作为、率先突破,以“警务云”建设为引领,不断向现代警务迈进。在以“110指挥调度为龙头,以多警联勤联动为支撑”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全警种联动,多信息轨迹即时联动和信息共享,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信息分析、警务指挥、打防管控为一体的动态化、立体化防控体系。
创新合成警务,最大限度地提升警务效能。打造合成警务是构建现代警务运作机制的有效途径,实现各种警务资源和要素的有机合成、整体运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警务效能。重大勤务实行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的武警、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多警联勤联动动态勤务模式;重大活动、重要节点、重点问题实现警种合成作战机制;面对重特大案、事件,推行刑侦、技侦、网侦、图侦“四侦合一”办案机制,形成巡、管、查、缉、控并举的动态侦查模式。
创新延伸警务,整合社会资源联手服务群众。不断探索部门横向合作、区域警务协作、油地警务共建的新模式,继续探索完善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经侦工作联络室、在同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经侦工作协作室、在基层派出所建立经侦工作室的经侦工作“三个延伸”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将经侦触角向网络延伸,形成全警参与的警务作战新模式;继续推进事故处理、勘验定损、保险理赔、人民调解、司法援助、法律诉讼“六位一体”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制,不断赋予“六位一体”新的生机活力。
创新规范警务,将警魂锤炼融入亲民实践。规范执法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警务”,也是约束民警执法行为、保证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通过改造现代化的警务流程,将警方的执法全流程约束在制度的“笼子里”,公布在网上,用“阳光”和“透明”,倒逼执法规范,检验执法成效。同时,创新公安队伍管理模式,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最亲、犯罪分子最怕”的公安铁军。
创新服务品牌,把服务民生作为“第一追求”
22个“社区六进”服务站辐射带动周边192个小区,受惠群众达30余万人建立“六位一体”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处理各类事故9.2万余起,全部实现“零上访”
今年5月17日,一条寻找失散20多年母亲的微博牵动了众多网友的心,发布这条微博的,是社区民警王建新。“这个叫菲菲的女孩刚出生母亲就出走了,今年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前,告诉她,她的母亲还在,但是唯一的线索是一本暂住证,她找到我求助。”王建新介绍说。寻亲的事情经过王建新的微博广泛转发,5月19日下午,湖北省的一位热心网友通过微博告诉他找到了菲菲母亲的联络方式。王建新最终帮助菲菲找到了母亲。这是王建新利用“微警务”服务群众的一个实例。今年以来,王建新创新推出以“微防范、微举措、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警务”,从便民服务到安全防范,把无微不至的服务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如今,他的“东营中山微警务”已经吸纳了2万多名粉丝。
“群众满意是检验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创新民生服务是公安机关的‘第一追求’。”东营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朱晨曦上任伊始就把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从今年开始,东营市公安机关按照“推行公平服务、探索建设‘6+X’社区六进警务新模式、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区六进工作水平”三大理念,推行物管、车管、网管、外管、消防管理等6项业务进社区之外,根据群众意愿,将实有人口管理、经侦、禁毒以及小警务等一并纳入进社区的内容,不断拓展“X”范围。
为了能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公平服务,东营市公安局在全市人员集中的社区、村庄选择了22个示范点建设“社区六进”服务站,同步公开49项公安服务业务,并辐射带动周边192个小区,受惠群众达30余万人。
东营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大力推行以事故处理、勘验定损、保险理赔、人民调解、司法援助、法律诉讼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交通事故处理机制,依法处理各类事故9.2万余起,全部实现了“零上访”,目前已有全国100余个地市到东营市观摩学习;车管部门以争创“群众满意的服务型车管所”为目标,推出了周六正常上班、车管进社区、预约上门服务等12项便民利民举措;出入境管理部门牢固树立“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理念,为解决上班、上学人员工作时间无法办证的实际困难,全面推行“每天加班一小时”的“加班岗”制度,先后受理各类申请40024件,实现了服务对象回访率100%、满意率100%的“双百”目标。
各分(县)局公安机关也积极创新各种服务举措,把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广饶县公安局在淘宝网上开起了 “专卖店”,提供防盗、防抢、防诈骗等多种安全防范知识作为商品供网民免费选购;河口分局的便民小警务赶大集、垦利县公安局的“爱心锁”小警务……一桩桩顺民意、解民忧便民服务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创新打防模式,把打击整治作为“第一要务”
成功侦破了16起杀人案件,实现“命案全破”推行“四侦合一”模式,把“锋芒”对准多发性侵财犯罪
11月23日上午,东营公安机关举行社会治安环境集中整治返还失物大会,向群众退还追回的现金约30万元,退还汽车、摩托车、电脑等物品千余件,涉案价值近千万元。“群众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打击什么,这也是我们打击整治的方向。”东营分局局长燕纪光说。
平安,是民生的第一需要。如何创新打防模式,更好地服务与保障黄蓝战略顺利实施,始终是东营公安的第一要务。今年以来,全市共破案39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19名,先后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22个、抓获成员226人;成功侦破了16起杀人案件,实现了 “命案全破”。全市发案同比下降17.56%,其中杀人、抢劫等“八类案件”下降25.6%,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推行“四侦合一”,磨亮打击尖刀。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探索刑侦、网侦、技侦、图侦“四侦合一”模式,把斗争“锋芒”始终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霸痞势力、严重暴力犯罪、涉油违法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相继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破案攻坚会战、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秋风1-5号”社会治安清查整治及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等系列严打整治行动,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全力打击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及强收“地盘费”、“保护费”等违法犯罪行为,集中查处扰乱各类市场秩序案件54起,依法拘留63人、警告87人,中心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实现重大刑事犯罪“零发案”;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先后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5万余起,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9.5%。
——推行“多警联勤”,筑牢天罗地网。从今年8月份开始,市民们发现,在东营街头,晚上总会看到一盏盏红蓝闪烁的肩灯。这是全市公安机关在多警种动态巡逻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的“平安巡防亮灯工程”。每天有900余名警力、2000余名“红袖标”群防群治人员巡逻在大街小巷。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推行多警联动路面动态巡逻防控体系,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突出时段、突出区域实施科学布警、精确防控,有效压减了抢劫、抢夺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今年1至11月份,抢劫案件同比下降41.07%,抢夺案件同比下降17.95%。
——推行“延伸警务”,护航经济发展。继续探索完善经侦“三个延伸”新机制,不断赋予公安经侦工作向行政执法部门、向企业、向派出所延伸的“三个延伸”新内涵。今年以来,先后收集信息1750余条,与行政执法部门共享信息1580余条,向企业传递信息1350余条,实现了经侦情报信息的资源共享。借助“三个延伸”的独特优势,今年,全市经侦共破案155起,涉案金额达181亿元,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
——探索“集警于云”,打造防范服务“升级版”。“东营平板”是东营警方为社区警务工作量身订制的 “移动手持终端”。这一系统通过3G网络接入公安内网平台,可以实现案件信息实时提示、采集信息实时录入更新、人员信息实时核查以及便民服务等功能,让社区民警们可以“边走访、边采集、边整治、边服务”。
随着云存储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东营公安立足战略全局,盘活警务资源,已把目光投向了云端:推行“四侦合一”,打造“侦查云”;整合警务资源,构建视频监控全覆盖,打造“防范云”;共享部门信息,整合“微警务”,打造“服务云”……山东省公安厅已经把东营列为全省“警务千度”和“洞察山东”的云警务试点地市,一个现代警务“升级版”正在东营形成。
创新执法理念,把增强执法公信力作为“第一责任”
创新建设东营民生警务平台,铺设为民服务的“快车道”举办不同层次的执法培训班80余期,2100名民警取得了基本级和中级执法资格
今年6月份的一次局长接访日,市民马先生向局长朱晨曦哭诉:“我们让本村坏人打伤,打人的不光没被依法处置,还到处吆喝‘公安局有人’,派出所里也不管,这冤屈谁能替俺管啊?”接访后,朱晨曦面色凝重地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群众心里有杆秤,他们最能掂量出我们工作的公平与否。我们要换位思考,把群众当亲人,决不能做漠视群众疾苦、让群众受冤屈的事了。”随后,当地派出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对打人者迅速作出了处理。
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局创新建设了“一网受理、一网办结、一网互通”的东营民生警务平台,市民群众紧急报警求助除拨打110电话外,还可以通过9600110热线电话、微博、微信、警民交流QQ群和门户网站反映,汇总到民生警务平台后,集中编号受理、跟踪处置和反馈。该平台运行3个多月以来,先后受理群众诉求1178件,办结率94.1%,群众满意率达99.7%,成为收集民情民意的 “气象站”、化解矛盾的“解压阀”、警民沟通的“连心桥”、为民服务的“快车道”。
带着感情去规范执法。全市公安机关将规范执法作为“生命线”,全面加强执法工作源头化、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民警旁听法院庭审、通过大走访倾听群众诉求,教育民警换位思考,在思想深处打牢“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坚持以提升执法素质为重点,举办不同层次的执法培训班80余期,2100名民警取得了基本级和中级执法资格,其中41名民警获得国家司法考试资格证书,率先达到了省厅确定的目标要求。依托警综平台,强力推进网上办案、同步录音录像的深层次运用,基本实现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档案网上建立、执法绩效网上考核”的新模式;针对同步录音录像存在的“短板”加大考评力度,不仅要求每起案件必录像,还对录像清晰度、民警言行举止、光盘保管及应用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规范,真正实现了人、事、案、时间的有效关联和一一对应。坚持以动态化、常态化“双态”考评机制为抓手,集中整治执法突出问题,先后组织考评8次,涉及各类案件1305起,提出执法整改意见102处,有效减少了执法瑕疵问题的发生。这一做法被省委政法委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典型在全省推广,近期,山东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创新队伍建设,“1+4”队伍管理模式成为“第一保证”
对收集到的570余条意见建议,全部采取挂牌督办、领导问责等措施落实整改引导广大民警走近群众,把锤炼队伍融入到为民服务的实践中
11月20日上午,42名全国、全省和市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网络意见领袖,走进公安机关,实地参观特色警务,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从11月份开始,全市公安机关已经开展“向人民汇报工作”活动89场,各级公安机关采取邀请社会各界群众进警营、网络访谈、警民恳谈等方式,主动向人民汇报工作,悉心听取民意,全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已经收集到意见建议570余条,全部采取挂牌督办、领导问责等措施,集中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网名叫“东营营长”的网友在网上给东营公安工作点了 “赞”:“我前两天参加市公安局‘向人民汇报工作’时,提出解决公交车站小偷多的问题,才过了几天,就发现在市区主干道车站站牌前都有特警执勤。没想到落实这么快。公安工作给力,接地气!”
今年以来,东营公安机关以队伍建设为“第一保证”,打造以“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为核心的“1+4”队伍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安队伍建设新突破。
——锤炼素质能力,提高队伍执行力。通过开展 “全省争前列、我们怎么办”、“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民警走近群众,把锤炼队伍融入到为民服务的实践当中。
——坚持严慈相济,增强队伍凝聚力。创新“家庭经营”理念,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关注民警健康成长。扎实推进“鹊桥工程”,为多名民警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创新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民警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严格落实从严治警“三项纪律”、“五条禁令”、“十条铁规”,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保持了全市公安队伍的纯洁健康。
——提质教育培训,提升队伍战斗力。通过落实“三个必训”、深化专项能力培训、加强教育训练区域合作,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13期,培训民警4300余人次,人均参加培训2.1次。先后举办了第三届警察体育运动会、全市公安机关武装越野比赛,开展民警体能达标测试,组队参加2013年市直机关运动会,通过一次次培训和比武,进一步凝聚团队意识和队伍战斗力。
——打造亲民气质,营造队伍亲和力。深入开展青年民警下社区、“第一书记”和下派帮扶等活动,广大民警深入百姓田间地头、工地车间,“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忧。充分借助新兴媒体,启动了 “‘向人民汇报工作’微访谈”、“阳光警营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相继开通了“东营民生警务平台”、“经侦网上协作服务直通车”、“网上车管所”等便民服务新平台。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先后有78个集体、145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了以“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孟祥梅、“全省最美乡村警察”刘德田和“东营市首届道德模范”商慧玲为代表的一大批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文/王国杰 张新泉)
·山东东营河口交警四举措整治隐患
·山东东营中院推进环保司法纪实
·山东东营中院开展司法公开工作素描
·山东东营中院开展司法公开工作素描
·山东东营收缴一批“三无”消防产品
·山东东营:创新控申工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效果好
·山东东营:创新控申工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效果好
·山东东营:检务公开平台让正义看得见
·山东东营:发动志愿者 解决警力不足难题
·山东东营市东营区法院开展集中执行活动
·山东东营专项整治校车消防器材
·山东东营:开展工地消防安全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