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制故事

和火车赛跑,民警驾车上演“危情时速”

2013-12-23 14:45: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案件频发

一夜间五个小区发生撬盗汽车案

12月12日7时起,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连续接到辖区群众报警,多个小区内的数十辆小汽车玻璃被撬,车内财物被盗。警方梳理报警信息后发现,相同时间段内,顺河路自西向东有5个小区的车辆被撬盗,丢失财物共计近2万元。

接报后,金水路派出所所长黄柏仁带领民警赶赴现场勘查。虽然很多受害者车内并没有贵重财物,损失也不大,但这类案件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民警仔细勘查发现,所有被撬车辆上都有一个明显撬痕,被破坏的玻璃都是整块被拿下的,嫌疑人应该是用工具将车玻璃撬开的。根据作案手法和区域相连的特点,警方初步断定这5个小区的案件应该为同一伙嫌疑人所为。

几枚模糊的指纹

嫌疑人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

专案组成立后,办案民警立即同时展开现场勘查、调阅视频、走访调查等多项工作。

负责现场勘查的民警一遍又一遍地在案发现场仔细寻找。在东明路北11号院里,侦查员在一辆被撬的小汽车上发现了几枚模糊的指纹。这是嫌疑人留下的?侦查员立即提取了指纹,期望有所收获。

同时,负责调阅视频的侦查员调阅整理了案发区域内的所有视频监控资料。从12日零时起,两名年轻男子步行进入顺河路,自西向东走去,不时出现在监控画面中。综合众多的视频资料,民警很快找到了两名男子的轨迹路线:他们零时出现在顺河路西头,3时许离开顺河路,沿玉凤路向北到金水路,又到纬四路金水花园,他们行走的路线上都有汽车玻璃被撬案件发生。无论是出现时间还是行走区域,他们都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12月13日上午,根据比对,专案组民警发现,现场指纹等生物检材信息和一名在2012年因撬汽车玻璃盗窃被河北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姚某吻合。

姚某是嫌疑人的话,和他一起作案的同伙是谁?专案组民警乘胜追击,发现曾有一名叫李某的男子和姚某一起在河北作过案。

阴错阳差

嫌疑人乘坐的列车晚点了

比对出嫌疑人的身份后,已经是12月13日11时。专案组民警马上围绕姚某、李某的身份信息展开调查。两人12日作的案,应该不会走很远,有可能仍在郑州准备继续作案,因此专案组在全市范围内的车站、网吧、宾馆等所有他们可能去的地方展开全方位搜寻。火车站、汽车站是搜寻的重点。

11时30分,专案组在郑州火车站查出李某购买了当日郑州至石家庄的火车票。嫌疑人李某乘坐的火车已经开动了3分钟,怎么办?时间紧迫,如果李某准时到达目的地石家庄,无疑将加大继续搜寻他的难度,最好的结果就是在他出站前将其抓获!

专案组当即决定派出抓捕民警火速驾车前往石家庄!火车行至石家庄的时间为4个小时左右,而郑州至石家庄的距离是400多公里!汽车能不能赶在火车进站前赶到?路上会不会有耽误时间的状况发生?路况如何?天气是否影响车速?这一系列的问题,侦查员们来不及多想就出发了。

汽车追火车,以前只能在电影中看见的场景真实地发生了。克服了路上的一切困难,侦查员们的车还算顺利地到达了石家庄火车站,按照时刻表上的时间,火车已经到站10分钟,这就意味着嫌疑人很可能已经出站。茫茫人海,人生地不熟,怎么办?

最终,侦查员们还是决定进站。同时,郑州专案组已协调石家庄警方配合侦查员展开搜寻。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某乘坐的列车居然晚点21分钟!石家庄火车站播报的这一消息让侦查员们欢呼雀跃。

站台上,李某刚一下车,就被同样风尘仆仆的侦查员一举抓获。

乘胜追击

警方带破多起撬车案

李某,1990年生人,原籍吉林榆树,这名90后男子可是撬车玻璃作案的老手,多次被警方打击处理,但他实在没想到这么快就被郑州警方抓获。

据李某供述,他的同伙正是姚某,已于12日坐飞机返回吉林老家。在李某的供述中,民警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的作案路线,李、姚2人9月出狱后,从吉林开始一路南下作案,于11月19、20、21日连续3天在郑州管城、中原等地撬车玻璃行窃,随后继续南下在浙江、广州等地相继作案,直至12月11日2人再次返回郑州作案。

12月14日上午,抓捕民警奔赴吉林抓捕涉案的另一名嫌疑人姚某。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没有去姚家,而是去了姚某常去的网吧、洗浴中心。

12月15日3时许,一名男子的身影出现在吉林市的一家网吧门口。“就是他!”虽然夜深灯光昏暗,但是目光敏锐的侦查员还是一眼认出了姚某,并迅速将其控制。

姚某同样没想到自己刚刚回家就被郑州的民警找到了。经警方初步查明,姚某、李某先后撬车作案170多起。根据姚某供述,民警很快抓获了负责销赃的另一名嫌疑人初某。(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王洪岩)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