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 建设美丽中国

2013-12-23 14:29: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连日来,全国各省级检察院检察长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如何更好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江苏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突出,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据此提出,检察机关要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破坏水资源、大气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探索建立危害生态环境犯罪案件优先办理、快速办理工作机制。加大查处生态环境监管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坚决查处环境执法人员等利用职务便利帮助违法行为人或者犯罪嫌疑人逃避处罚、徇私枉法以及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案件。加大对有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切实纠正行政执法部门以收取排污费等名义不移交刑事案件、以行政罚款代替刑事责任追究等突出问题。

    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认为,当前能源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检察机关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从实践看,能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国家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或缺位问题。例如,一些国家明文取缔的小企业为骗取淘汰落后产能奖励,弄虚作假、伪造申报材料,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认真审核,有的甚至滥用职权帮助企业造假作假,造成国家大量奖励资金被骗取,因此河南检察机关今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淘汰落后产能领域渎职犯罪专项工作,共查办渎职犯罪案件36件86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

    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提出,天津检察机关要积极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及严重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犯罪,重点查办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依法查办发生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水利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以及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为建设美丽天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上海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认为,检察机关要结合检察职能,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司法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对于发生污染环境特别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涉嫌犯罪的案件,坚持快捕快诉,严厉打击。同时,尝试通过民行检察监督、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工作推动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收到的效果看比较好,群众对此比较认可,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我们将认真总结这一有益经验,加强制度程序设计,使之成为一项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陈旭说。

    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提出,检察机关要严厉打击以排放污水、倾倒固体废弃物等方式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犯罪。建立健全与环保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衔接机制,密切关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群众、媒体反映的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积极介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调查,依法严肃查处在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环保行政许可、环保行政监管和治理等方面存在的行政不作为、滥作为等行为,切实防止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依法追查背后的权钱交易、渎职等犯罪行为。

    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认为,检察机关在服务和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可以重点把握好“六个着力点”。一是着力查办和预防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保护监管中的渎职犯罪。二是着力惩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刑事犯罪。三是着力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推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沟通联系平台和惩治长效机制。四是着力通过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督促履行职责等工作,推动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着力研究生态文明司法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建章立制,堵塞监管漏洞。六是着力完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检调对接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守护好生态保护红线。

    四川省检察院检察长邓川提出,检察机关应该从四个方面抓工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二是强化监督,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职务犯罪,促进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工作相衔接,形成执法合力。三是积极创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式,拓宽生态文明建设预防领域,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四是从检察机关自身做起,在检察文化建设中注入生态文明元素,丰富检察文化的“绿色”内涵,营造节约资源的氛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发挥检察职能 服务经济发展
·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雅安:发挥检察职能 全力推进灾后科学重建廉洁重建
·浙江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创新发展"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