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不要把车驾,害了自己害他人;开车莫像开飞机,超速行驶易出事……”近日,一首介绍交通安全的山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的风雨桥唱响,引来群众的阵阵掌声。这是龙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利用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香节”,以对山歌的形式开展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近年来,桂林市公安局始终坚持“老百姓的事就是桂林警事”,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增强宣传文化工作软实力,树立公安新形象,弘扬警事正能量,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深入开展,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警媒联动弘扬警事正能量
“抓好防范就是服务群众,除了借助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外,针对群众、游客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还采取了一些比较灵活的措施,将宣传工作与防范工作有机结合。”近期,在接受当地晚报的“桂林警事”栏目采访时,桂林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黄济贤表示。公安机关“一把手”通过媒体宣传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平常事”,得到市民的赞誉。
为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促进公安工作,桂林市公安局提出“老百姓的事就是桂林警事”的庄严承诺,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资源,搭建公安宣传平台。
今年以来,桂林市公安局先后对全局性的“一村一警”、“大巡逻、大防控”、“打盗抢、保民安”等专项行动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当地晚报和电视台分别开辟“桂林警事”和“警事聚焦”栏目,及时报道公安机关的亮点、重点工作;改版内部综合杂志,全面反映和记录全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桂林市公安局完善和健全警媒互动和联谊制度,定期邀请各级各类主流媒体与公安宣传骨干进行警媒恳谈会,交流如何促进公安题材的宣传报道工作。每当公安机关组织重大行动、活动以及破获有影响的案件时,公安机关宣传部门及时组织媒体及时跟进报道,不断增强公安宣传的影响力。
今年6月14日,阳朔民警张华强在抓捕一名绑匪的过程中身负重伤。消息传开后,市公安局宣传部门及时跟进,张华强的先进事迹被省市10余家媒体报道,树立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品牌战略推进公安文化建设
为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旅游名城警察的良好形象,桂林市公安局按照“文化建警、文化育警、文化惠警”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公安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警察特质、桂林特色的公安文化品牌建设之路。
桂林市公安局通过每年举办 “人民满意警察”评选、“蓝盾之声”文艺汇演、“警魂”书画摄影展、全市公安系统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身边的人和事融入文化活动中。成立文艺演出队、威风锣鼓队,组建摄影、美术、篮球、排球等20余支文体队伍,积极参加上级和地方组织的各种赛事。今年8月,在全国10地市公安机关专题摄影交流活动中,该局代表队一举获得2个金奖、2个银奖和7个铜奖,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桂林市公安局大力实施 “广场”战略,每月组织各警种在市中心广场开展一次具有本警种特色的警务广场活动,让规范执法等理念深入民心;实施“长廊”战略,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以及各支队办公场所逐步建立起文化长廊,把具有地域、警种特色的文化和公安历史、重要事件以及民警工作、生活的生动场景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基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通过举办文化大讲堂、开办读书沙龙、设立特色文化墙、组建文艺骨干队伍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基层文化大发展。
部门联动掌握应急处置主动权
作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每年到桂林旅游的中外游客众多,一旦发生负面事件,如果处置不好,就很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桂林市公安局十分注重健全完善分析研判机制,网安、宣传、指挥中心和各警种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定期对发现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会商、研判、评估。对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事件主动预警,提前介入,互通信息,联动处置,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市局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分析研判,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并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确保第一时间作出正面回应,牢牢掌握应急处置的主动权。
今年以来,桂林市公安局共召开新闻发布会11次,及时处理负面信息4000余条,维护了桂林公安的形象,为各项公安工作正常、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讯员 刘青 刘传勇)
·广西桂林叠彩设便民警务站服务群众
·广西桂林雁山:“两查一帮扶”规范社区矫正
·广西桂林雁山:督促计生系统强化监管
·广西桂林出台工作意见 29条措施服务旅游胜地建设
·广西桂林边检强化服务理念提效能
·广西桂林七星法院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
·广西桂林七星法院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
·广西桂林雁山区检察院干警送法到基层
·广西桂林:高考出行遭遇暴雨 交警全力护考
·广西桂林:并案侦查化解渎职犯罪查办难
·广西桂林漓江“两栖警察”成为城市旅游名片
·广西桂林加强财产刑执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