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首次明确提出,审判管理工作要走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经过前期5年摸索,重庆法院把加强和优化审判管理作为审判权科学运行、审判质效提升以及司法公开的重要支撑,审判质效明显提高。
“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指在审判管理工作中强化质量管理,优化职权配置,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限缩院庭长的职权范围和审委会讨论事项,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高、中级法院审判业务部门每季度发布发改案件分析报告,促进裁判尺度的统一。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四个拓展: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拓展,由“关注行为”向“关注主体”拓展,由“关注横向比较”向“关注纵向比较”拓展,由“异己管理”向“自己管理”拓展。
“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提出,源自重庆高院对审管工作经验的提炼。2009年,该院成立独立编制审判管理办公室,之后连续3年开展“审判管理年”活动,提出“打造信息化平台,实施五大管理”。重庆高院院长钱锋提出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法院科学管理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2009年,重庆三级法院全面实现网上办公,随着全市法院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和法院公众服务网上线运行,重庆全部法院目前共用一个内网平台,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孤岛,办公、办案、决策管理系统被整合成为一体。当事人也可通过外网平台办理预立案、案件进度查询等事项。
在审判流程管理中,重庆高院力推案件信息同步录入、卷宗材料同步扫描、审批事项同步上网、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四个同步”。同时研发并推行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系统化解送达难题,建立全市范围案卷三级流转程序,将案卷移送纳入网上监控,缩短办案周期;在案件质量评估管理工作中,重庆法院建成了“三层级六条线”这一特色评价体系,“三层级”就是从全市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三个层级研判审判运行态势,“六条线”指在总体评估的基础上,精细到刑事、民事、行政等六个业务条线,通过这套系统,拿到授权的人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到全市每一个案件的具体信息。
与此同时,重庆法院在数据管理上严打弄虚作假,对案件质效数据上造假的法院实行一票否决,对异常数据实施监控,发现问题立即通报、要求整改。据高院审管办主任张俊文透露,最近两年的“灭虚打假”活动中,他们共责成19家法院提供整改报告,对3家法院在目标考核中实行了一票否决。
随着上述工作的开展,重庆法院审判质效排名也逐步变化。2008年,重庆法院在全国法院案件质量评估中排名第20位,2009年提升至第10位,2010年第4位,2011年、2012年均位居第3位,法院工作报告通过率连年创新高。钱锋表示,重庆法院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就是管理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司法政绩观,狠抓法院管理,把管理当做一种责任来强化,当做一种能力来培养,当做一门科学来掌握,当做一项改革来推进。这种管理文化,才是重庆法院的核心竞争力。”(陈小康)
·重庆高院将减少并明确审委会议案范围
·重庆高院院长调研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重庆高院组织微博培训班
·重庆高院全面推行案件回访制度
·重庆高院摒弃官话套话查摆问题
·重庆高院召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
·重庆高院召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
·重庆高院发布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白皮书
·重庆高院强化“老赖”出境管控
·重庆高院执行指挥中心打造三大平台
·重庆高院:多维度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重庆高院处理群众邮件过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