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毕节:“网格化”为民服务告别事难办

2013-12-20 19:49: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核心提示:野角乡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西南部,距毕节城区37公里。该乡大部分村、组距离乡政府较远,最远的一个村距乡政府有20多公里,群众到乡政府办事往返一趟车费就得花50多元,且因24000多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群众办事不便等现象较为突出。为此,该乡结合实际搭建网格化平台,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一不等二不靠”,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告别了过去的“找人难、脸难看、事难办”。

  “网中有格,格中有网”

  实现管得了、管得住、管得好

  今年年初,野角乡在七星关区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片区“网格化”管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将11个行政村设置为3个片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形成11个网格工作站、115个网格工作室、124个网格。该乡本着以乡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以片区建分中心、以村建网格工作站、以组为单元建网格工作室的原则开展工作。每个网格工作室按30至50户人口标准划分一个小格,就这样在野角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片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及服务工作,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有网”的管理网络,且将管得了、管得住、管得好的网格服务覆盖了全乡。

  “1+N”服务

  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值得一提的是,该乡为认真落实、明确服务责任,要求每个网格工作室必须配备2名网格服务员,即一名驻村干部或村干部、一名组长,由驻村干部、村干部、组长担任网格工作室服务员,中心副组长为网格服务员,将该乡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看得见。

  同时,该乡还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推行“一格两员、一员九岗”的工作模式,即一名网格服务员履行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流动人口管理,重管人口帮教,村民事务代办,村规民约执行,义务巡逻召集,环境整治组织等9项工作。该乡还建立了服务群众“1+N”的服务模式。“1”即以一个网格服务员为中心,“N”即整合网格内的各种力量,如:中心户组长、积极分子、退休人员、寨老族老等,形成以村服务中心为后盾的“1+N”网格服务团队,形成多方共管的社会合力。此外,该乡建立了健全的服务标准、网格定期巡查制度、网格工作规范流程、网格服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等等工作制度并与绩效挂钩。

  为切实提高网格服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该乡要求每个网格服务员要以“四清楚、四掌握、四必帮”为标准开展网格工作。“四清楚”,即对每一村民的姓名、家庭成员、去向、联系方式清楚。“四掌握”是对本网格内的流入人口、重管人口、低保人口和村民需求掌握。“四必帮”即对本网格内的重管人口、困难群众、孤老孤幼、留守儿童必须进行帮助。

  工作中,该乡根据实际情况,本着重点突出“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原则,着力为该乡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的问题。如以“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着力保民生”为发展战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对特色集镇、村级阵地、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等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自2013年来,该乡共积极争取重点项目有30个,引进项目资金0.78亿元。

  杜绝“门难进、脸难看、

  话难听、事难办”

  野角乡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员制,每天至少有一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负责做好接待,对来访群众和反应诉求予以及时调处。该乡还邀请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等参加评议,对群众反映突出、工作滞后、干部不作为等问题突出的村及村干部制度建设等依法办事、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评议,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和刁难群众、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现象发生。以建立乡、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乡、村干部目标量化考核。实行“分级消化”、“动态销号”定期考核,对不能化解的再上交到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待集中化解。

  该乡还组建了集贸市场流动警务车,由综治办、派出所及快乐片包村干部、村干部等有关人员组成流动警务服务队,全权负责赶集群众来访的咨询服务、代办事项资料的收集等工作。

  变“坐等群众上门”

  为“主动下村服务”

  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该乡让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为“零距离”接触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化解民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下面一根针”为“下面一张网”,变信息传导“下对下”为“下对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该乡“确保领导干部工作在一线开展,民情在一线掌握,群众矛盾在一线化解,稳定在一线维护”,将党委政府提出的“七个在一线”的工作方式一一落实到实处,即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实施、工作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民心在一线凝聚、群众在一线受益。

  该乡要求各网格工作室(村)由副科级领导下挂的第一支部书记带领包村干部、村干部必须深入村寨与各自明确的网格联系户面对面交流谈心,积极帮助解决联系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了解决广大群众到乡政府办事需花费四五十元车费或走路所需两三个小时的困难,该乡党委政府结合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和网格工作室平台,进一步强化村级“四个一”措施,即下挂一名第一村支书、安装一部电话、配置一套餐具、发放一张和谐便民服务连心卡。这样不仅解决了干部吃、住、办公都在村活动场地等问题,既切实把领导干部往基层一线关口前移,也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也摆在首要位置。

  此外,该乡考核办还加强对第一书记实绩工作档案考核,要求每年至少为老百姓办理两件实事并作为评先选优及推荐提拔使用的依据;大力推动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建设,将乡领导班子成员、乡直各单位负责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干部的联系电话和村办公室固定电话号码以及人口计生、农村危房改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报销、民政等一系列工作办事程序服务制作成“连心卡”发到群众手中;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代理代办制、责任追究制、便民服务大厅工作AB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三到村接待群众制等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办集中办公,达到“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该乡实现了辖区内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零上访。该乡的社会管控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贵州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贵州铜仁政风行风热线为民排忧解难
·贵州黔东南州检察机关服务民生
·贵州贵阳乘警支队开展站车治安专项整治
·贵州松桃:破解征拆难题
·贵州思南法院“三到位”提升群众满意度

·贵州思南法院“三到位”提升群众满意度
·贵州强力推进铁路护路联防
·贵州黄平法院“八个一”践行群众路线
·“最美贵州人”鲁波和他屡立战功的搜救犬
·贵州遵义消防部门请进法律顾问
·贵州涉党政执行积案全部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