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辽宁大连民警“老娘舅”精神获赞

2013-12-20 16:53: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阿拉俄”是上海话“我的”意思。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部影片《今天我休息》开始,多少年来,上海百姓统称自己满意的男女民警为“裸娘舅”,即老娘舅。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金州分局领导接到自上海青浦区女青年吴某寄来的一封感谢信,满怀深情地感谢先进派出所户籍窗口女民警薛继蓉亲人般的服务,为其母亲高某将户口迁回上海一事不辞辛苦的感人事迹。最后,吴某用纯正的上海方言赞誉大连民警“阿拉俄裸娘舅”。

  原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吴某的姥姥作为技术骨干赴东北参加国家重点企业大连金州纺织厂的援建任务。1963年,吴某的妈妈出生,户口落在老家上海市。1981年,吴某的姥姥光荣退休,根据政策,吴某的妈妈当时18周岁,以子女顶替的省份,从上海来到金纺当了正式工人,户籍也从上海迁到金州。

  今年初,已经退休的高某,孤身一人留在了金州,感觉十分孤单,便想告老还乡,将户口迁回上海女儿家,上海公安机关户籍部门原则同意了高某的迁户回老家的请求。未承想,上海户籍部门在审查高某历史户籍档案时发现了问题,高某18周岁从上海迁走时的名字叫高威,而现在迁回的户籍文件上却写着高某。为此,高某迁回上海的手续中途搁浅。7月22日,吴某好不容易请了假,来先进派出所咨询。眼瞅着年迈的母亲孤身一人回不了老家,吴某心里非常难受,含着眼泪求户籍窗口民警薛继蓉帮忙。薛继蓉不停地安慰吴某说,“您放心,尽管您母亲迁来金州时还没有微机档案,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从历史手工档案中查个明白。”薛继蓉和吴某互相留了电话和邮寄的准确地址,让吴某安心回上海等消息。

  吴某走的当天,薛继蓉便告诉丈夫和儿子,准备为上海这件户籍难事加两个夜班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22日下班后,她在派出所档案室查阅了一整夜,始终没有发现线索。7月23日下班后,她又去了当时区划的站前派出所,终于在7月24日4点,找到了高某当时从上海迁来的档案,发现曾用名栏中果然清楚地写着“高威”。薛继蓉立即给远在上海睡梦中的吴某打去报喜电话。电话里传来了吴某“呜呜”的哭声。薛继蓉根据户籍程序,立即为吴某的母亲准备恢复曾用名的上报审批文件,并亲自到分局找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当时,辽宁十二运安保任务异常繁重,8月8日,局领导专程拿出时间召开高某户籍问题专题局长办公会,顺利进行了审批。为了避免吴某在上海和大连两地来回跑腿,薛继蓉利用午休时间,去邮局将审批证明文件通过特快专递邮到上海。11月21日,上海户籍部门终于发出了准迁证。22日,薛继蓉接到了吴某邮来的准迁证,薛继蓉一刻没有耽搁,当天将吴某母亲户口迁移证办好并邮往上海。

  吴某的妈妈落户一事,搅热了晚秋的上海滩,吴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无不称赞大连民警的“老娘舅”精神,五十多岁的高某连续多日每每提及此事便热泪盈眶,她逢人便说“大连是我第二故乡”。(辛宪明)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辽宁铁岭铲除一赌博窝点抓29人
·辽宁黑山:强力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辽宁沈阳公安发布冬季社会治安预警信息
·辽宁:充分发挥立法在发展中引领推动作用
·辽宁葫芦岛综治委召开铁路护路工作培训会议
·辽宁大连西岗区:敏锐“网眼”守护格区平安

·辽宁大连西岗区:敏锐“网眼”守护格区平安
·辽宁大连高新园区消防走进社区开展安全培训
·[视频]辽宁检院举行“检察开放日”主题活动
·辽宁:776人次旁听省法院“百案庭审”
·辽宁大洼法院“四巧法”解劳动争议
·辽宁鞍山铁东创新社会治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