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31日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连续第二次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铁东区,深切感到,该区无论在应对突发群体事件、治安防控,还是在矛盾排查化解中,各方力量都得到充分应用。
基层参与应对群体事件
去年3月,铁东区一处建筑工地发生了矛盾纠纷,施工双方纠集百余名工人对峙。铁东区委主要领导立即赶到现场,由于处置及时得当,纠纷双方情绪逐渐平稳,一起大规模聚众斗殴事件得以避免。
“近年来,铁东区积极探索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化建设,有效防免了一大批群体性事件发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尹洪军向记者介绍说。
每一起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应急处置,不可能由一个部门独立完成。在铁东区,上至区委书记,下至基层维稳专干、社区干部、楼长、单元长,都有机地参与到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网络中。
针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事前预警十分重要。铁东全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了197个各类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以维稳信息员、公安干警、行政执法队伍为骨干,以社区自治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应急预备队伍,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涉事单位、维稳队伍和专家都能及时到位。
尹洪军说:“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现场处置是否得当是决定整个应急处置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2010年以来,每起突发事件中,铁东区主要领导均赶赴现场听取群众合理诉求,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承诺解决时限。对无理闹访和煽动者、组织者及时依法处置,以达到警示、教育、震慑作用。
警力不足联防环卫配齐
“从凌晨3点多到下午16点半,环卫工人在市民熟睡和不在家时,他们主动帮忙‘看门望户’。”铁东公安分局局长吴刚壮说,每天遍布在全区的3074名“一岗双责”环卫工人,为警方破案维稳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线索。
吴刚壮介绍,铁东区是鞍山市的中心城区,人流物流集中,治安情况复杂,公安警力严重不足,为此,铁东区建立了技防、人防、物防互补的治安防控体系。
技防建设上,投入3360万元,在全区易发案部位安装视频监控5100个,基本实现辖区全覆盖;人防建设上,增设专职、义务联防队,环卫职工也参与其中,总人数达5200余人;物防建设上,在居民区推广楼宇门禁、红外报警、门磁报警等防控措施,购置72辆巡逻车,用于社区夜间防控。
自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以来,共破获案件265起,打掉犯罪团伙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6名,全区命案、刑案发案逐年下降。
领导包干基层调解结合
家住铁东东方社区的冯志才患有肺结核病,靠低保维持生活。去年秋天,到区群众诉求中心接访的区委领导了解了他的情况,与他结成帮扶对子,还协调区里相关部门帮他解决了治疗费用问题。
冯志才感激地说:“没想到我的困难能这么快得到解决,谁还会去闹访啊!”
在铁东区,“领导接访包案”已成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雷打不动的制度。
“很多人认为,化解矛盾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事。”铁东区委书记周忠武说,而作为化解排查矛盾第一责任人,党政“一把手”的职责可不只开开会这么简单。按照“领导接访包案”制度,区委常委要轮流到基层接访,面对面和群众谈心,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群众力量无限大,铁东区在三调联动基础上,还在重点领域成立了6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发展了2000余名人民调解员,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区信访案件明显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铁东区正探索新途径,创建了“4+X复合式联动调解机制”。这种调解机制以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4家单位为主,以矛盾涉及单位、公证处和其他社会部门为辅,共同调解情况较复杂的各类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运行以来,化解矛盾纠纷857件,有效减少了不稳定因素。(记者 霍仕明 见习记者 韩宇 通讯员 孙强)
·辽宁鞍山合成侦查平台提升破案攻坚水平
·辽宁鞍山铁西法院“五招”提升司法公信力
·辽宁鞍山:网友观看民警操作视频监控平台
·辽宁鞍山警方成功侦破部督特大贩毒案
·辽宁鞍山头号信访案成功化解
·辽宁鞍山头号信访案成功化解
·辽宁鞍山头号信访案成功化解
·辽宁鞍山台安组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
·辽宁鞍山立山:文化育警良方提升队伍战斗力
·辽宁鞍山立山:文化育警良方提升队伍战斗力
·辽宁鞍山警方破获一起倒卖驾照分数案
·辽宁鞍山:合成侦查让打击破案更快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