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胡爱华
——【档案】——
马晓宁,女,37岁,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行业场所管理支队民警,中共党员,1995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得个人嘉奖6次,荣获优秀公务员、特种行业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提起刻图章的事,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行业场所管理支队民警马晓宁如数家珍地掰起了手指头,从2004年开始从事全市刻章换信审批接待工作,共审批各类印章90余万枚无一差错,并将上述印章的基础信息及办理时的各类批准文件、办理人员情况录入到市公安局印章网,接听咨询电话80余万个,接待来访群众12万余名。
看一眼材料,就能辨别真伪
“刻章换信审批工作是特种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服务改革和预防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马晓宁说。记得那是个冬天的早上,4个穿着棉大衣的中年男子来到办理印章手续的前台,其中一人把申请刻章的一厚沓材料递到了马晓宁的手上。马晓宁按照正常程序审看材料,突然发现该文件的所用批准文号与国务院办公厅惯常使用的文号有所出入,她迅速瞥了一眼材料结尾处加盖的国务院印章,发现该印章尺寸比国务院正规印章略小,遂立即断定这份材料是经过伪造的国务院批文。由于当时接待大厅只有马晓宁一人办公,为了不打草惊蛇,她继续不露声色地与该人交谈,并在接听群众打进来咨询电话的空隙向其他民警发送了请求支援的短消息。当支援民警赶到现场时,马晓宁立即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该人的诈骗行为,为一同来的受骗群众挽回了6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群众在事后送来锦旗时说:“我们一堆人,让这骗子骗得团团转,一点儿也没看出来,可马警官就看了一眼文件,就知道是伪造的,把他识破了,这业务水平真是高呀!要不是她,我们这么多钱就真没了,真是太感谢了!”
看一眼材料,就能识破真伪,马晓宁的本事是怎么来的呢?其实,2004年刚接手刻章审批工作时,她显露过窘态,当时营业执照分几种都不知道,更别说审批刻章了。但是既然从事了这项工作,面对全新的任务和工作环境,就得知难而上。她从整理旧档案资料入手,广泛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边整理边学习,对各级各类文件吃准吃透,不但规范了旧档案的存档和管理,而且注重积累和收集新的法律法规。那时她女儿才9个月,同在市公安局工作的丈夫被外派英国留学,她每天把女儿哄睡了以后就抱着厚厚的一沓法律法规文件恶补,有时读得感觉头都大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马晓宁不仅审批刻章精准,还担负起为各分县局印章审批窗口答疑解惑的工作。在实际审批工作中,各分县局民警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致电马晓宁,并且总能从她那里得到有力的政策法规依据和十分合理的解决方案,这让她在各分县局印章审批民警心里有着很高的威信。
日均审批印章400余枚
在领导的眼中,马晓宁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各类新问题,而且还善于钻研、攻坚克难。在工作中,碰到了问题绝不会绕着走,她主动协调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就一些亟待解决,但现行法规无明文规定的问题进行协商,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总结工作经验,摸索出一系列解决办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旧有法规已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确需改进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参与撰写了《关于当前我市刻制印章审批方面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意见》《北京市公安局审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章工作规范 (试行)》等针对性的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同事们的眼中,马晓宁是一名工作狂。马晓宁所在的行管支队长期以来担负着对中央在京单位、市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刻制印章的审批工作,日均审批印章400余枚,接待来访人员50余名,接听各类咨询电话100余个。今年春节过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所有纳税单位均需换刻新版发票专用章。全市各单位此类印章近80万枚,来总队接待大厅办理手续的人员激增,马晓宁通常是早上9点一开门就坐在前台开始接待,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她没有怨言。为此,北京市印章协会特意送来锦旗:“严格执法的忠诚卫士,辛劳为民的服务楷模!”
——【数字】——
90余万——马晓宁做到了对群众的业务咨询解答详尽准确、热情周到,对各类印章的审批工作坚持原则、灵活处置,2004年以来审批各类印章90余万枚,接听咨询电话80余万个,接待来访群众12万余名。
30——几年来,马晓宁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细致的工作态度查获私刻公章行为30起。
——【声音】——
小马的业务水平很高,对各项法律法规烂熟于心,她对印章这事儿认真钻研!接待中,什么人都会遇到,讲理的不讲理的人都有,她处理起来都游刃有余,办得成办不成的人都会满意而去。 ——同事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