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的青海省格尔木市,今年5月被中央综治委评为“2009-2012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这意味“平安格尔木”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格尔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贵军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格尔木市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目标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稳定当先、基层在先、服务为先、民生优先和争优创先五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管理和人民幸福的同频共振、融合互动。”
稳定是平安的先决条件。“我们以市民接待中心为轴心,以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为平台,优化‘三调联动’机制,设立两个庭前调解室,建立涉及安全生产、交通赔偿、劳动报酬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门调解组织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推行重大矛盾纠纷层级对接和效力衔接机制,实行律师、公证员及其他法律工作人员轮流值班,职能部门‘一站式’现场办公,分流信访案件,提高初始化解率。”王贵军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排查人民内部矛盾1034起、化解1024起,市民接待中心接待来信来访220件次、处理202件次,调处率分别为99%、91.8%,全市辖区内未发生影响稳定的“三类”事件。
基层在先,夯实基础是“平安格尔木”建设的关键。格尔木因地制宜构建“平安和谐型”、“特色服务型”、“创新推动型”社区,建立84个活动站,吸纳志愿者参与服务管理工作。社区全部实行网格信息化管理,建立网格民情民意倾诉点,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
河西街道办事处作为格尔木首批平安创建示范点,推行街道“定菜”、社区“做菜”、居民“品菜”的创新之举,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效性。其推行的社区“第一书记”、“10+N”服务团队等措施,提高了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结合实际设立的民情信箱、民情QQ群等“菜单”,及时了解基层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察民情、听民意、知民疾。
王贵军说:“服务为先,树立优化服务的工作理念一直是我们的坚持。格尔木推进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站)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从230项增加到289项,职能部门从28个扩大到33个。乡镇、街道、社区全部实现公共服务功能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建立格尔木公众服务中心和开通热线电话,实现政务咨询、家政便民、健康管理、电子商务、社区养老等各类服务‘一线’解决。”
同时,格尔木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推行村(居)民事务代办制,探索网上办公、预约服务等措施,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亮化形象、优化服务、量化考核“三化”活动,激发创新动力、提高群众满意度、畅通监督渠道、提升服务水平。
王贵军表示,深入推进综治维稳工作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巩固平安创建成果,进一步丰富平安建设内涵、拓展领域,是格尔木市今后努力的目标。(记者 韩萍 实习生 单灏)
·青海格尔木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
·青海格尔木唐古拉山民警参与青藏线环保行动
·青海格尔木法院“五方面”切实加强“为民司法”工作
·青海格尔木市加强社区群防群治促进基层社会治安稳定
·青海格尔木河西街道平安建设示范带动显特色
·青海格尔木市法院双语调解化纠纷
·青海格尔木市法院双语调解化纠纷
·青海格尔木以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平安建设工作
·青海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全面启动送法进校园活动
·青海格尔木市召开平安建设专题座谈会
·青海格尔木:让法治阳光伴随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海格尔木市检察院深入开展向“全国模范检察官”沙沨同志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