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首批、广西首名赴海地的联合国维和警察;他曾身患“绝症”,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重返工作岗位;他是业务能手、服务标兵,是外国朋友心目中的“外事110”。
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潘少锋。
2004年10月,通过层层选拔,光荣成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员的潘少锋,和队友远赴海地任务区执行维和防暴任务。
海地环境恶劣,当时处于无政府状态。防暴队执勤点附近天天有枪声,队员们外出执行任务都要乘坐装甲车,荷枪实弹。潘少锋作为防暴队中懂海地官方语言法语的3人之一担任对外联络官,面对繁重的任务,他总是迎难而上,临危不惧。
有一次,外国维和警察的警车遭到非法武装埋伏袭击,接到请求后,潘少锋和战友们驾驶装甲车迅速赶到现场。在枪林弹雨中,装甲车开到友军吉普车前挡住飞来的子弹,潘少锋跳出装甲车,掩护受困警察转移到装甲车上。他刚跳回装甲车,一梭重机枪子弹就打在他刚站的位置。
由于表现突出,联合国向潘少锋等125名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也授予他们“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
维和期间,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潘少锋不时出现低烧,有时连吞咽食物都感到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后,他却倒在了迎接的人群中。经医院诊断,他患了“重症肌无力”。医学界尚未掌握该病发病原因,有人称之为“绝症”。
为控制病情,他大量注射激素,体重从130多斤猛增到200多斤。很多人认为,潘少锋的警察生涯结束了。
但他坚信,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他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锻炼计划,每天拖着沉重的身体艰难地进行爬楼梯锻炼。40级台阶的楼梯,刚开始他需要用半个小时才能爬完。
病情有所好转,潘少锋就软泡硬磨缠着领导,要求回去上班。身体不适合出外勤,他就主动提出编写《南宁市出入境基层培训手册》等业务材料。一天,他专注于修改培训手册而忘了吃药,突然一阵钻心的疼痛后瘫倒在地上,动不了也喊不出,直到值班民警巡逻时发现,才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2009年,潘少锋的身体基本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大家都说,他用执著和毅力创造了奇迹!
潘少锋所在的三大队,承担管理外国人和境外人员的职责。每年来南宁旅游的境外人员有数十万人,而三大队只有4名民警,工作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
潘少锋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坚持定期对酒店管理人员进行涉外业务培训,推动建成“外国人高校服务站”,组建“南宁外事警务外语翻译人才库”等,把一件件服务管理外国人工作落到实处。在南宁的外国人圈子特别是外国留学生中,“Police Pan”(潘警官)是一个口耳相传的名字。
2012年,潘少锋被评为广西“出入境处理涉外案事件能手”,2011年和2012年先后荣获“南宁市优秀人民警察”、广西“全区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今年12月3日,南宁市公安局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公安民警向潘少锋同志学习。(记者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