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拟定中的全国公共场所无烟法规,拟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工作场所,以及网吧、餐厅等室内公共场所全部定义为需要100%禁烟的公共场所。国家层面的控烟法规已纳入全国人大2013年三类立法计划(12月12日《新京报》)。
由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烟,令人期待。尤其是多年来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的国家层面的控烟法规呼之欲出,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但是在笔者看来,只有制度、规定和法律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落实,控烟才有可能看见效果,取得成绩。实际上在国家层面的控烟法规出台之前,国内的一些城市,比如深圳、杭州、哈尔滨、长春等,都先后出台了地方性的控烟法规,但是实施的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
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地方的控烟法规授权卫生、工商、城管甚至是教育等数个部门联合执法,结果到了实践中却犯了九龙治水天下大旱的老毛病,陷入部门沟通不畅、监督缺位、取证难、执行难的困境。由此可见,如果在国家层面的控烟法规出台之后,不改变地方控烟执法过程中的执法模式,很可能会落入和地方一样的执法窠臼,让控烟法规在实践中被架空。
如何让控烟法规得到落实,确实是政府在制定控烟法规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只有法规、制度和规定,却没有切实有效的落实,那么总体控烟局面还是无法令人乐观。
广西 苑广阔/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