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奉贤区法院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精神,并制定措施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
采取几条措施研究三大平台,成立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日常推进工作有研究室统一负责。
奉贤法院多渠道力促司法公开 让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近日,最高院在司法公开上频出新招,连续通过微博微信、庭审直播、新规发布力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树立司法自信。以司法公开为突破口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的思路已然明晰。
奉贤法院近年来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的工作主线,突出司法公开服务大局、服务审判的职能作用,以裁判文书上网、执行信息平台建设、多形式法律宣传报道等举措确保司法公开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效果。
落实裁判文书上网
11月28日,最高院《关于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对外发布,使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公布实现了由最初“可以”到如今“应当”的转变。近年来,奉贤法院为增加法院审判工作透明度,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司法公开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高院《上海法院裁判文书上网规则》,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增加上网文书数量。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裁判文书上网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裁判文书上网职责,确定由“业务庭长牵头,审判长主抓,合议庭落实”的文书上网模式,有效提升法律文书上网率。2009年至今,该院判决书累计上网量已达15,980篇,且上网率逐年递增,已由五年前的32.38%上升至99.60%。二是规范管理,保证上网文书质量。注重法律文书上网的效率,确保裁判文书在生效后的30日内上载至互联网;严格法律文书审核,对法律文书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和敏感问题进行技术处理,避免给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强化法律文书检查,由各业务部门负责日常自查,审管办进行定期抽查,对没有及时上网、没有规范上网的业务庭及时提醒,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分析总结报告,发送各业务庭。三是丰富形式,全面展示上网文书。通过法院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公布裁判文书,优化裁判文书栏目,拓展裁判文书上网平台;增加具有可借鉴意义的裁定书、具有典型意义的调解书上网量,改变上网法律文书类型单一的现状。
执行信息平台建设
奉贤法院注重执行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执行信息公开透明度,将上海法院“阳关执行”栏目与执行进社区工作相结合,利用社区信誉评价对被执行人的巨大影响,进行三个维度的曝光公示:一是开展“执行公告进社区”工作。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在其生活社区张贴执行公告、限高令,通过执行督解员工作站了解其消费情况、财产状况,直入社区形成执行威慑。二是进行媒体公开。对于拖延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定期将名单在《奉贤报》、奉贤《手机报》等在当地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媒体上曝光,拓展舆论影响覆盖面。三是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利用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多层次、全覆盖的舆论宣传,及时将被执行人的不诚信行为公之于众,使其在社区受到巨大舆论压力,继而主动履行义务,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
该院还通过“执行公告进社区”和执行督解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社区执行联动网络功能,切实做好执行宣传教育:一是结合社区管理开展执行活动。邀请村、居民协助、参与执行程序,直面了解法院执行工作,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教育警示,构筑社区依法行事、遵守法纪、协助司法机关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执行活动发挥教育功能。通过巡回法庭进行涉农案件审判、执行听证,组织村、居民旁听,将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与社区群众分享,促使其认识到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不良后果,树立执法权威,有效减少执行终结情况。
该院开辟民生案件“绿色通道”,高效处理执行纠纷。为涉及邻里纠纷、民生保障且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突发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充分发挥社区协助执行网络作用,通过执行督解员提前了解案件基本情况,把握争议焦点,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并发掘执行突破口。在程序上,对“绿色通道”类案件第一时间予以立案、交办,并设立专门执行组负责此类案件执行,进一步加快案件执行效率,尽快化解矛盾纠纷。
除突发案件外,针对在社区有较大影响力或涉及村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或人身、财产权利的复杂民生案件,该院建立起执行局统筹协调、执行法官具体负责、执行督解员及其工作站协助沟通的三级工作平台,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妥善处理纠纷。在执行局平台,由执行局局长负责与院内其他部门、区内有关单位的沟通,形成合力。在执行法官平台,充分发挥执行组办案优势,集思广益、集中力量,进行针对性执行。在执行督解员平台,深入村、居委,调处纠纷讲方法、缓和矛盾用真情,利用社区力量协助执行。今年以来,在各项执行质效指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未发生一起因执行工作产生的严重社会影响案件,维护稳定效果显著。
多形式做好法律宣传
奉贤法院以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奉贤“法治城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在“奉法尚贤”法院文化的引领下,多渠道、多形式的做好法律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全方位地了解司法运行现状,以宣传助力司法公开。
一是做好新闻宣传,保持法宣优势,发挥媒体的前沿阵地优势。加强SITV法治新闻及微博直播庭审、新民网直播的宣传;重点加强报纸刊物的报道力度,借力媒体、记者,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裁判案例,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年内,奉贤法院庭审直播案件共16起,在《庭审纪实》、《案件聚焦》等栏目共播放专题片14部;在《奉贤报》发表文章17篇,发布手机报69篇,在各级报纸刊登文章125篇,网络宣传文章550余篇。
二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奉贤法院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为参观人员释疑解惑,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以此作为推进司法公开的举措之一。今年3月7日,该院举办“妇女维权在身边”奉法论坛暨社会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区妇联代表、各镇妇女干部代表及女法官代表参观法院并围绕妇女维权机制及权利救济途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6月5日,该院与区人大、区普治办共同组织人大代表、区普治办成员、区内行政机关共300余人旁听旁听行政案件庭审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整个庭审过程由上海互动电视法制天地频道全程录播。12月4日下午,该院举行社会公众开放日大学生专场活动,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30余名师生参观了立案大厅、审判法庭、庭审机房和信息化图书馆,并现场旁听了一起涉嫌诈骗罪案件的庭审。师生们通过现场观摩和互动交流,对法院工作情况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
三是开展巡回法庭。选取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件,通过巡回法庭的形式深入社区、村镇,选择基层管理中常见的案例进行汇编,到各镇、开发区以宅基法庭、巡回法庭的形式进行巡回宣讲,并注重对案例中法律知识点的讲解;针对民间常发的一些矛盾,该院特向镇、村基层干部传授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技巧,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年内共开展巡回宣讲23次,在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的同时,也提升了旁听人员的法律意识,为基层的和谐安定打下良好基础。
·上海奉贤检察院“首办监督”环境污染案件
·上海奉贤打防并举 铸"滨海铁锤"保一方平安
·上海奉贤检察官为执法大队讲授法制课
·上海奉贤社区“禁毒流动课堂”开进娱乐场所
·上海奉贤:详细了解在押人员的改造表现
·上海奉贤区法院发布2012年行政案件白皮书
·上海奉贤区法院发布2012年行政案件白皮书
·上海奉贤召开政法系统第一季度刑事工作例会
·上海奉贤法院创新司法服务
·上海奉贤检察院与大学签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上海奉贤区检察院法制宣传搬上电子视屏
·上海奉贤检察官到共建学校参加法学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