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正安“五型”模式打造“阳光工程”品牌

2013-12-11 19:29: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贵州省正安县在创建“阳光工程”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各尽其能的原则,逐步探索出以“个体发展型、创业带动型、企业就业型、产业扶持型、委托安置型”五种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安置模式,形成了具有正安县特色的“阳光工程”建设品牌。

社区戒毒人员张某以前曾当过厨师,并具有厨师资格证,正安县凤仪镇包保干部根据他这一特长,协调相关部门为他担保贷款,经营了一家餐馆,现已从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小店扩大到300平方米的门面,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这是正安县推进“阳光工程”中实行的“个体发展型”中的一个典型事例。

“个体发展型”是针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中拥有专业技能的戒毒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采取“1+1”的安置模式,由一名干部包保一名戒毒人员,协调解决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政府实行小额贴息贷款扶持政策,帮助解决5万元以下的小额贴息贷款,期限为三年,助其创业致富。

“创业带动型”主要针对拥有创业经验的戒毒人员,正安县采取“1+X+X”的安置模式,即一名创业戒毒人员由多个部门共同帮扶,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待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后,带动周边更多的戒毒人员创业致富。

“创业就业型”针对的是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戒毒人员,该县积极鼓励各中小企业做好接纳安置工作,按照“X+1”的模式,即多名戒毒人员安置在一个小型企业,对安置就业5人以上10人以下的企业,该县财政帮助企业解决20万元以下(含20万元)贴息贷款,期限为三年。

“产业扶持型”则针对的是农村的吸毒人员。据统计,在正安县被查获的吸毒人员中,农村吸毒人员占总人数的75.3%,难以实现集中安置。为此,正安县委、县政府针对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在资源优势明显区域扶持戒毒人员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如茶叶、烤烟、核桃等。

“委托安置型”是针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家庭成员及亲属中,有能力解决其就业和无就业能力的病残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通过动员和支持帮助其家庭成员及亲属创业,委托家庭成员及亲属安置就业。

正安县通过“五型”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边远山区、特殊戒毒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经济欠发达、农村戒毒人员较多的“阳光工程”建设之路。

据统计,自开展“阳光工程”建设以来,正安县已投入专项经费500余万元,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服用美沙酮实行全额免费,提供“阳光工程”建设厂房1200平方米。在该县凤仪镇、安场镇分别建立了两个集中安置基地,受益人达98人,各乡镇也相继成立“阳光工程”就业安置中心,打造分散安置“五型”模式示范点30个,安置19人,自主创业16人,自谋职业及其他230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安置率达82.6%。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贵州正安驻乡镇检察室工作成效明显
·全国优秀法院:贵州正安县人民法院
·贵州正安:阳光执法从根源上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