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精神病人救治的泗洪经验

2013-12-11 09:26: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分类管控:不放弃、不抛弃

    泗洪县青阳镇城南社区的李某患精神分裂症多年,发病时经常打骂路人,扰得邻里不得安宁。2012年12月,经监护人同意,李某被送到泗洪县精神病防治医院,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今年8月26日治愈出院。

    记者见到李某母亲江大娘时,她一脸高兴:“往年也带儿子到医院看病,但怕花了钱病却很难‘除根’。是派出所民警和镇干部帮了我们,还想办法解决了医药费。儿子不仅病好了,还能自食其力。政府确实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李某属于泗洪县实施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三类管控”中的一类。泗洪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滕常青介绍,当地公安、卫生、司法等部门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和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行分类管理。

    滕常青进一步解释说,对于病情较轻且相对稳定,基本无社会危害性的精神病人,明确监护人的管控主体责任,指导入院治疗;对于间歇性且有轻微肇事肇祸史,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精神病人,动员乡镇指导、村居协助、督促其监护人及时送医治疗;对于病情较重且有严重暴力倾向,有肇事肇祸史的精神病人,依法予以强制送医治疗。

    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那么,如何避免送医治疗的人“被精神病”?定点收治医院——泗洪县精神病防治医院院长张格艳表示,医院会组织专家对“病号”进行会诊,“是精神病人就收治,不是就给公安机关反馈”。

    反复发作、长期治疗会使许多精神病人家庭因病致贫,甚至放弃治疗。对此,泗洪县作出规定,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一律纳入城镇医保或新农合医保体系;对符合评残条件的,一律由残联部门为其办理残疾证;对生活确实困难的,一律由民政部门将其纳入城乡低保人群,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救治精神病人还有一道防线。”泗洪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杨升介绍,县公安局积极争取,会同财政局设立专项救助基金,每年拨付100万元,专项用于救治无监护人或监护人无能力救治的精神病人。据统计,目前已有143名精神病人从中受益。

    巡查回访:知动态、见成效

    当泗洪县公安局归仁镇派出所民警费宁来到山河村,将陈某仍需住院治疗的消息告诉他的哥哥陈夫青时,陈夫青感觉很踏实:“以前给弟弟治病就靠家里几口人,现在政府的人都来帮助我们,真的很知足。”

    为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动态管理,泗洪县将此项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巡查回访机制。作为社区民警,费宁定期与县精神病防治医院联系,了解辖区精神病人救治情况;与乡镇、村医务人员沟通,及时掌握辖区内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动态;建立精神病人管理台账,登记精神病人姓名、病情及监护人信息,确保精神病人动态管理到位。

    “重症精神病患者出院后,一般要服药两到三年,县精神残疾康复中心再制定康复计划,由乡镇精神病防治医生专门负责精神病患者康复。”张格艳说,这样能确保重症精神病人出院后有人管、及时治,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破解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这一难题,也使当地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好处。泗洪县归仁镇山河村村民王素侠说:“以前看见精神病人就害怕,他们经常打骂路人、放火、砸抢,吓得我们白天不敢开大门。现在政府出台好政策,使他们得到救治,也让我们过上了安生日子。”

    王永刚表示,解决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这一特殊群体管控好、救治好,是对精神病人个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有利于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护佑一方平安,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实践证明,泗洪县破解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难题,实现了责任落实到位、排查摸底到位、动态管理到位、治疗救助到位和关爱服务到位的“五个到位”,取得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据统计,一年多来,泗洪县未发生一起因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导致的重特大案件。(本报记者 王昊魁 本报通讯员 孙东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买来油条当“引子”帮精神病人拍好照
·精神病人闹市持刀乱挥 扬州民警空手夺刀
·上海一杀人案凶手系精神病人 法院作出强制医疗决定
·精神病人犯罪带给我们的真正痛感
·安徽宿松"五步法"强化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
·检察官详解:精神病人杀人一定不负法律责任?

·检察官详解:精神病人杀人一定不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