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介绍说,济南市公安机关将加强高端培训的要求,根据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需要,适时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目前,济南人民警察职业培训学院专门建立了录播教室,专家授课可以通过公安内网向全市基层公安民警直播。
交流研讨课程形式丰富
自2011年7月开设交流研讨课以来,济南人民警察职业培训学院交流研讨组全体教师根据培训班的各自特点,不断完善议题设置内容,丰富发展了多种交流形式。
——经验分享式交流。这种交流形式是教师根据每期学员提供的材料,从中筛选出部分比较有价值或对当前公安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或经验做法进行交流。交流课先由材料撰写者做主题报告,其他学员围绕主题报告提出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可以使大家开拓思路,分享工作的成果,将成功的经验、方法为我所用。
——命题式交流。主要是教师在交流研讨之前,对当前公安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列出交流议题。在交流中,学员对所列议题各抒己见。这种交流形式,不仅可以引导学员主动思考,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员交流过程成为寻找破解当前公安工作难题、创新工作的过程。通过交流还可以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及建议,从而提升学员们的业务素质,提高学员们的执法能力。
——案例分析点评式交流。这种形式多适用于单警种的培训,如刑警、派出所民警的培训。教官选取司法实践中常见且难以解决的有争议典型案例,引导学员围绕立案、侦查、证据的收集及定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这种交流有利于学员对常见多发案件处理的总结,为实战提供可操作的经验。
——情景模拟式交流。这种交流是由教师事先设计不同的案件现场,由学员亲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实际的执法操作,发现学员遇到的困难及所犯的致命错误,之后再进行交流研讨的一种形式。由于学员遇到的问题与所犯的错误具有现实性和亲历性,所以这种交流研讨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员思考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员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刻。这种形式既调动了学员的参与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欢迎。
——专家点评答疑式交流。这种形式主要是利用学员中的业务骨干及业务指导部门的领导,请他们作为专家直接针对基层民警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进行解答。这种形式既解决了民警的实际业务困难,也使得上下各个层级的部门有了很好的沟通与了解,让理论指导更务实,让实际工作更明确了方向。
——现场进课堂破解式交流。这种交流直接将现实执法中正在办理的却遇到困难暂时停顿下来的案件搬进课堂,让学员群策群力,为案件的办理出谋划策。这种交流研讨形式让教学与实战同步,将课堂搬进了现场,将现场搬进了课堂,寓教于实战,寓实战于教学,将教学与实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交流,提醒学员要在执法中注意的问题,同时提高学员的思维和应变能力。
——“公检面对面”交流。教学中,检察官以正在办理的刑事案件为切入点,与学员展开讨论。当学员遇到和检察院认定的事实、案件定性存在不同看法、证据不全及其他疑惑不清的问题时,检察官与学员面对面进行查审交流、沟通协商,摆事实、讲道理,甚至展开激烈辩论,直至统一认识。最后,检察官就他们审查案卷过程中发现的公安机关在物证书证、言词证据、鉴定意见、辨认笔录、视听资料、破案经过等6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案卷评查”。授课教师将结案的涉刑上访的命案卷按照原卷顺序装订成册,分发给学员,让其对案卷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案件处置的妥当性进行评查。学员通过学习讨论,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分不同专业就案卷在程序、证据、案卷装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
心理剧引入课堂教学
济南人民警察职业培训学院将心理剧引入心理行为训练课,为参加今年第11期山东省公安机关警司晋升警督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授课活动。
学院经过前期调研以及与学员的多次交流,了解到在当前工作、生活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给民警的内心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不少民警对于警察这一职业的社会定位也产生了一些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济南警院心理行为训练教研组借鉴心理剧的方法,并结合在职民警教育培训的特点,对心理剧的主题设计、训练思路等方面进行调整后,将其引入到心理行为训练中来,让学员充分挖掘、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
授课教师将学员分成3个团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3个团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分别组织演绎剧情。从剧情构思、编排设计到角色分配等整个过程都由学员自己组织,他们从多个侧面、不同视角对警察生活进行了诠释,分别演绎了从面对困境的失落到遭遇现实不公的内心失衡,最后到回想自己入警之初匡扶正义、服务群众的理想信念等。通过参训学员们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现,感染触动了现场听课的每一位学员和教师。展示结束后,学员们分别从观察者与体验者的角度,对心理剧中各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分享了本团队的设计思路、对心理剧的理解以及课程带给自己的收获。
心理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员的想像力、创造力,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员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对自己身心产生冲击时的心理感受。通过体验角色内心矛盾冲突,帮助民警发泄负面情绪,感受正能量。同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员们通过对角色的设计和演绎过程,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定位及换位思考等加深理解,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青海召开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
·关于检察教育培训的五点思考
·重庆一中院开展派遣制人员专项教育培训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检察机关教育培训讲师团西部巡讲支教巡礼
·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讲师团2013年西部巡讲支教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