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甘肃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推动公安工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公安厅党委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好省委对公安厅提出的“两服务、两维护、两提升”要求,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不断推动公安工作发展。
找准问题,即知即改
“在征询到的群众意见建议中,最集中的是‘部分群众户口、身份证办理难’、‘盗窃案件易发多发’、‘交通管理以罚代管,服务不足’等。”甘肃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马世忠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问题,我们不回避、不遮掩,厅党委班子经过深入学习讨论,认识到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才能发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马世忠说,群众所反映的办证难、程序多、周期长等问题,表面上是工作效率问题,实质反映了公安机关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态度存在问题;群众反映的公安机关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存在着“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权思想,是执法理念出了偏差的表现。
厅党委把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整改不避重就轻,从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厅党委班子成员面对面听取 “两代表一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对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制定整改计划书,提出了69条整改措施,对解决影响公安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和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省公安厅部署省市县三级联动,全警参与,集中整改存在的问题。省公安厅在定西召开现场会,专门就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由各市州公安局局长检查剖析。近期,又3次召开党委会突出推进整改落实,明确提出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重新审视打击犯罪的效果,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正确处理破大案与破小案的关系,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两抢一盗”案件作为重点,加大案件侦破力度,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安全满意。为此,11月6日,省厅部署在全省开展为期5个月的社会治安严打整治专项行动。
服务群众,实实在在
甘肃省公安厅从简化办事程序、扩大服务网点、增加设备投入、延长服务时间、节假日正常办理证照、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等方面入手,积极整改护照办理、身份证办理、消防建设项目审查周期长、交通违法罚款异地不能缴纳等问题,合理提高高速公路限速值,提供机场通关边检便利,并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改进作风、便民利民8条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变管理型执法为规范、文明、服务型执法,深受群众称赞。
为了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11月12日,马世忠主持召开公安厅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和政风行风质询会,省监察厅、省纪委纠风办、省民主评议办工作督导组人员,民主评议代表,公安机关服务对象等150人参加了质询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再次征求意见建议。
在质询环节,民主评议代表就8个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质询。分管相关工作的公安厅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了答复。目前,针对民主评议代表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建议,省厅已全面分析梳理,正在积极组织整改。
整风肃纪,提振士气
坚持从严、抓早、不袒护,整风肃纪,强化督察,从严查处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和典型案例,以此教育和整顿队伍。对8月以来发生的6起涉及公车私用交通肇事、违反“五条禁令”酒后驾车肇事、110处警不及时、办案时徇私枉法和违反公安部“三项纪律”酗酒滋事的6名民警,4人刑事拘留、1人辞退、1人给予行政处分,并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及时召开视频大会在全省通报。
此外,厅领导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10月中旬,利用3天时间全部完成超标办公用房腾退,全厅共腾退办公用房130间。从厅机关抓起,着力解决效率不高和少数民警迟到、早退、着装不规范等问题,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振了队伍士气,推动了工作落实,提升了警务效能。据统计,1月至10月,甘肃公安机关命案破案率达96.3%,全省命案发案数与去年同比下降10.1%,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82%,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41%,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大幅提升。(记者 陈志刚)
·甘肃高院立足一线化解执行难
·甘肃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甘肃检察:坚强后盾助企抵制乱摊派
·甘肃马鬃山边防:让文化之花盛开"生命禁区"
·甘肃检察:坚强后盾助企抵制乱摊派
·甘肃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宣传咨询活动
·甘肃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宣传咨询活动
·甘肃金昌市中院加强审判管理工作促司法公正高效
·甘肃酒泉“三大工程”提升司法公信 队伍建设打造法治之师
·甘肃公安厅举办反恐业务培训班
·甘肃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宣判
·甘肃陇西推行“民事代办”制度 累计办实事三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