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江西兴国:扎根红色沃土传承好作风

2013-12-09 10:33: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歌,如今成为江西兴国公安民警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兴国县公安局以“争创一等公安工作”为目标,立足苏区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苏区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用行动谱写着新时期苏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篇章。

    汲取苏区精神,筑牢亲民爱民思想基础

    11月19日,兴国县公安局组织20名新录用的民警来到将军广场,举行了庄严的入警宣誓。这样的活动是每一名新警的“必修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3万人口的兴国县有9万余人参加红军和支前作战,有5万余人成为革命烈士。兴国是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称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奖匾。这里是培育苏区精神的沃土和井冈山精神的重要传播地之一。“丰富的苏区文化和红色资源为我们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赢得群众支持和认可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特别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兴国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刘福海说。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苏区模范县的一条基本经验。近年来,兴国县公安局抓住特有的“红色资源”这本生动教材,通过开办兴国公安大讲堂,组织参观“一园三馆”(将军园、革命烈士纪念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引导民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悟革命先辈服务群众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经验。

    追念是铭记,缅怀是启迪。青年民警娄长福告诉记者:“每一次学习教育,在我们内心深处都能产生极大的震撼,促使我们将亲民爱民的思想自觉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倡导苏区精神,践行为民服务诺言

    “老付,快到家里来坐坐。”9月28日20时,兴国县潋江镇平川社区居民丁华彩热情地向走进社区的潋江派出所民警付学提打招呼。

    “丁大爷,上周您提出的社区电线乱拉的问题,我们专门协调了电力、房管等单位,准备明天过来解决。”一进门,付学提就拉着丁华彩的手说。

    付学提担任社区民警已经3年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这个有着1.6万户居民的社区逛逛。交谈中,丁华彩拿出了“群众联系卡”告诉记者,多亏了这张卡,帮自己解决了不少难题。

    丁大爷是付学提的“三送”联系户。兴国县公安局在“三送”活动中把印有包户民警姓名、联系电话的“群众联系卡”发到每一户群众手中。群众有需求,只要打个电话给包户民警,包户民警就会联系当地干部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2010年12月,兴国县公安局以赣州市推出的 “三送”(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为载体,局领导率先垂范,蹲点驻村,138名机关民警在城区、200余名派出所民警在农村“一竿子插到底”,走村串户包乡联村、驻村结对定期下访,帮扶鳏寡孤老、残疾人员、烈士军属、低收入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等群体。其中,每个局领导帮扶普通户25户、重点户20户。

    同时,兴国县公安局提出了“有困难我帮、有意见我听、有难题我解”的新时期苏区民警为民服务承诺。群众可以随时将诉求向社区民警反映。民警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记在民情日记本上,更装在心里,想方设法解决。

    贴近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三送”活动开展2年来,兴国县公安局已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305件,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2200余次,资助困难群众50万余元。赣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胡满松说:“和群众真心打成一片,蹲下身子、带着感情,千方百计帮助协调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困难,这是兴国县公安民警对‘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最好诠释。”

    发扬苏区精神,勇于创新为民服务机制

    80年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革命精神,是苏区军民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强大动力。80年后,老区的公安民警坚持践行这一精神,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

    “刘某和钟某要打起来了。刚才听说双方都在纠集人员,我们还是趁早过去。”7月5日一大早,驻埠头乡垓上村“三送”干部谢燕玲来到埠头派出所,向所长邓琦和社区民警黄中昊通报了刚收到的“两村民因建房发生纠纷”的信息,邀请民警一起前往解决。

    到达垓上村后,社区民警、“三送”干部、乡村干部就地组成联调组,各自分头做疏导和教育工作。经过努力,一起因民事纠纷可能引发的斗殴事件及时得到处置,纠纷双方达成共识。

    创新建立社区警务与“三送”活动无缝对接机制,是兴国县公安局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新方法过程中推出的一项具体措施。以社区民警为主力,与乡村干部、下派“三送”干部共同组成联调组,将纠纷调解工作延伸到社区警务室、治安复杂场所和矛盾纠纷对象家中或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同埠头派出所一样,目前这一“前移型”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逐步在全县构建起来。截至目前,兴国县公安局共受理矛盾纠纷3189起,调处成功率达99.37%。

    平安连着民生、连着民心。兴国县公安局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推出了“旅馆业黑名单制”管理、公共娱乐场所“积分制”管理、“1+1+1>3”警务模式、网吧业主QQ群管理制等社会管理新模式,破解社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在2012年全县11项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兴国县公安局信访工作、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9项工作获得表彰,9个所队、41名民警获得县级以上的表彰。

    传承苏区精神,增添时代荣光,是一代又一代兴国公安民警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担当。他们正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重大历史机遇,用一双双沾满泥土的脚板,用一颗颗赤诚为民的真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继续书写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西兴国法院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基层法庭工作
·江西兴国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