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广州举办创建平安与法制宣传日活动

2013-12-06 18:28: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东政法网 

    12月4日上午,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平安办、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普法办联合举办全市创建平安广州“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暨全市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透露,普法部门将针对公职人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再出新招。

    该活动主会场设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城北广场,并在各区、县级市设立分会场。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广州市委副书记、市创建平安广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普法领导小组组长方旋,广东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杨日华出席活动并讲话,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善积主持启动仪式。市综治办、市平安办副主任程秀忠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方旋指出,广州市改革发展和社会经济各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法治建设,创建平安和谐广州。要突出宪法学习宣传,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制宣传。要围绕“平安广州”创建活动的实际,结合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组织好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和宣传载体,创新方式方法,营造“平安广州”、“法治广州”的浓厚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广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交委、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妇联、市禁毒教育馆等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宣传咨询并提供法律服务,现场共有数千名过往群众和市民参加了咨询(下图为方旋参观天河区平安办宣传摊位)。

    据悉,在这次活动后,全市各普法部门将有两项新动作。

    一是组织对市直属各单位的公职人员进行集中网络学法闭卷考试。2013年12月4日至24日,市普法办将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组织市直属各单位公职人员进行一次集中网络学法闭卷考试,考试对象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考试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等《广州市2013年普法工作要点》确定重点宣传学习的法律法规,参加考试人员须登录“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和广州普法网(www.gzpf.gov.cn)下载试卷进行考试,市普法办将对考试结果进行公开通报。

    二是推动民办中小学对异地务工人员子弟的法制宣传教育。去年,市综治委、关工委、教育局、司法局、普法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法律进民办中小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市民办中小学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经过近一年半努力,取得初步成效。白云区一些外来工子弟集中的试点学校,通过开展法制教育,不仅违法犯罪、安全事故、打架斗殴等指标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学生成绩有大幅度提高。白云、海珠区等地也建起了民办学校法制教育基地,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制度逐步规范化。番禺区一些民办学校董事会,把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品德教育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摸索出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

    据了解,多年来广州市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发展不均衡,公办中小学做得比较早比较好,民办中小学由于管理方式不同,法制教育基础较为薄弱。这显然与当前教育的形势和结构不相适应。据统计,目前我市民办中小学的数量已经达到公办学校的一半以上,学生人数也占到全市中小学生的20%和33%,加强民办学校的法制教育力度势在必行。为此,市综治委、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普法办、团市委及市关工委决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组织实施“法律进民办中小学”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召集,会议召开的时间由六家单位共同协商,原则上一个学期召开一次,开学前一个周举行。联席会议将着重商讨“法律进民办中小学”工作的重大事项,研究社会普遍关注的、民办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对推动“法律进民办中小学”工作,普法部门已经有了初步思路:要探索建立一支以民办学校教师为主体、社会法律工作者为补充的民办中小学法制教育队伍,建立专门的人才资源库,由教育部门和民办学校结合自身师资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加强对德育政治老师的法制类培训,每个学校都应有1至2名法制教师骨干,配合学校教学部门负责抓好本校法制教育的教学计划和督导。

    要借助司法部门和社会力量辅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综治部门、司法部门、普法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要结合推进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青少年普法讲师团、退休法律工作者进校园等工作,加强管理培训,辅助民办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解决法制教育教师和骨干力量薄弱问题。

    要借力社会资源为学校法制教育提供经费和教材补充。各区、县级市政府,教育、普法、综治部门和关工委,要以教育扶持资金、合作筹措、按比例资助等方式,在资金和教材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并点对点落实,以逐步改善民办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法律进民办中小学”工作的具体形式也将有所创新。包括建立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专题教育与多学科教育并驱的方式,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活跃创新法制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内开辟法律图书角,组织开展电化教学、法律知识竞赛、书画比赛、模拟小法庭等活动。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发挥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国防知识、交通安全、劳动实践和禁毒教育等各种课外普法活动,把法制教育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陈毅恩、斯 宓、付道康)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