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公安边防支队马鬃山边防大队驻地,素有“生命禁区”之称,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要刮120多天,昼夜温差大,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年均降水量不足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自然环境恶劣。这里交通不便,距离省城兰州1100多公里,距离酒泉市也有350多公里。多年来,马鬃山边防大队被公认为艰苦偏远的“艰苦营区”,官兵警营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马鬃山边防大队深入实施“文化育警”战略,加大投入力度,警营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文化建设促进警民和谐
马鬃山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夏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2011年以来,乘着马鬃山通电、通网络、通电视信号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东风,马鬃山边防大队在总队、支队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构想,为基层单位配备了点歌台,改善基层单位篮球场,建立绿色警营网吧,使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大幅提升。官兵们不仅能看到最新的电影和丰富的电视节目,风筝、足球、跑步机、乒乓球、图书室等也走进了官兵的业余生活。
营区文化打开励志新渠道。大队在营区打造了以“石、栏、廊”为重点的“软”文化,将激励的词语刻在石头上,伫立在营区;将先进人物事迹、经典语录、廉政文化等挂在走廊的墙上。
他们以警营开放日活动为依托,将营区的篮球场、器械等设施向驻地群众开放,让群众参与到警队日常的文体活动中来,有效拉近了警民关系。大队与驻地党委政府在2012年、2013年联合举办党政企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受到官兵和驻地群众的广泛欢迎。
以警队为家打造“勤俭文化”
“你们什么都是用公家的,怎么比我们家还省?”一名驻地群众在警营开放日看到官兵们的节俭效果不解地问。“公家也是家。”大队警官这样回答。近年来,马鬃山边防大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将勤俭文化作为警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勤俭好氛围。
“你在家里会不会随意倒掉剩菜?你会不会允许家里出现长流水?你会不会允许家里出现长明灯?”官兵们总是用这些问题来提醒自己。在水池上方、在开关旁边挂上温馨提示牌,时刻提醒节约水电。他们深入开展“反对浪费、你我监督”活动,倡导官兵造就良好的勤俭氛围。今年以来,大队党委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对廉政和改进会风、文风等向全体官兵作出承诺;大队各单位也通过主题党日、座谈讨论的方式,积极响应“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长时间不用的电脑及时关机、洗漱用的水开小、打印纸两面用、餐桌上实行“光盘”,使得勤俭生活像饭前一首歌一样融入官兵们的日常生活。(记者 陈志刚 裴玉柱 褚金城)
·甘肃酒泉“三大工程”提升司法公信 队伍建设打造法治之师
·甘肃酒泉:打造全国平安和谐铁路示范市的有益探索
·甘肃酒泉:推进三大建设 提升工作水平
·甘肃酒泉肃州巡回法庭多元手段化解社会矛盾
·甘肃酒泉金塔:拉响冬季消防安全"防火警报"
·甘肃酒泉肃州初步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制度
·甘肃酒泉肃州初步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制度
·甘肃酒泉中院书记员室开展数字法庭应用培训
·甘肃酒泉市肃州区法院审判一线的维稳尖兵
·甘肃酒泉肃北县多警联动整治火灾隐患
·甘肃酒泉市瓜州县法院推行实施“证人保证书”制度
·甘肃酒泉三年建成各类视频监控点两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