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广场刘 鹏
司机酒驾,开车撞了电瓶车后逃逸。一对母女经过事故现场,上前帮忙报警,并将伤者送上救护车。随后,母女俩和围观者们聊着刚发生的这起事故。这时,一辆货车撞来,母女俩和人群中的一个保安被撞飞……这一幕发生在11月28日晚上,浙江省台州市车管所门口。被撞飞的母亲和保安不幸死亡。(12月1日《钱江晚报》)
这已经是近日发生的第二起类似事故了。此前的10月31日晚上,温州市平阳县某路口发生交通事故,一孕妇被撞倒,两名镇村干部在参与救援时被随后冲过来的农用三轮车撞上后身亡。
与温州干部在救人的同时被撞有所不同,台州这对母女的情形更加让人觉得遗憾:出于好心,经过事故现场的这对母女帮忙报警,并将伤者送上救护车。救助结束,事情本该到此画上句号,但当伤者被救护车拉走之后,身处机动车道的这对母女和其他围观者,却没有意识到事发地点的危险性,反而站在事故地点围观和聊天,足见安全意识确实严重缺失。
纵观这两起类似的“二次事故”,虽然都存在紧急情况下,人们急于救人来不及多想,从而忽略自身安全的情况,但同时也存在处置与救援事故时行为慌乱、安全意识缺失、救援技术与措施不当等问题。比如报道中的这起事故,第一次交通事故发生在机动车道上,在救援的同时,有必要给来往的其他车辆提供相关安全警示标志,如在路面设置障碍物、反光标志,组织人力进行拦停或者示意减速、改道通过,组织围观者尽快撤离事故现场等。遗憾的是,似乎并没有人想到这些。救援者与围观者几乎都聚集在事发地点,最终酿成二次悲剧。
这种救援安全意识不强、相关知识和技术缺失问题的存在,说明对于事故的处置人们仍需“补补课”。前不久的10月15日,成都相关部门组织中学生进行了一场交通事故演练,结果不容乐观:25名初中生参与,结果“14死11伤”。其中,10人的“死亡”是因为事故处置不当,学生“集体站在事故车辆之后”造成的。由此不难看到,不管是初中生等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对事故后如何规避“二次事故”、避免伤亡的办法,知之甚少。至于合理、安全而科学的求助、救援方法,更是少得可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尽早地为人们补上这一课,不仅要加大科学处置、处理与救援等方式方法的宣传力度,更有必要从娃娃抓起,让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安全意识。
·贵州开阳县一缉毒民警办案时遇车祸牺牲
·陕西眉县一民警办案途中遭遇车祸殉职
·“车祸多人死亡”的体验值得反思
·云南一民警办案途中遇车祸牺牲
·浙江小伙10年救30多个车祸伤员
·河南光山车祸原因查明 货车司机因交通肇事被刑拘
·河南光山车祸原因查明 货车司机因交通肇事被刑拘
·浙江青田:路遇车祸 干警奋力施救网友称赞
·江西 3人以上死亡车祸倒查教练责任
·温州7死1伤车祸反思:无法回溯的假如
·车祸之殇,还是人祸之痛?
·小区车祸,儿童安全新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