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宪法进课堂:从孩子身边事说起

2013-12-04 08:41: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余哲西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将每年12月4日设为法制宣传日吗?”北京市一六一中学思想品德课老师王珂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大家充满好奇的目光中,王珂解释:“这一天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的日子。”

11月15日下午,一六一中学初一(六)班的学生端坐在教室里,正在认真地听宪法课。

宪法是什么?宪法有什么作用?宪法和法律有什么不同?初中学生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而在这节课上,王珂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宪法。

“12·4”前夕,中宣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为此,王珂虚拟了两个初中学生“小明”、“小华”,通过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件小事来介绍宪法。

“中午就餐后,小明和小华回到教室,发现地上有一本笔记本,小华捡起来忍不住翻看,发现是同学的日记本。现在请你们通过对话补充后面的情节。”王珂介绍道。

一番热烈的讨论随即在同学们之间展开,参与情景对话的两位同学站了起来。

“呀,这是谁的笔记本?”

“我看看!”

“你怎么能随便看别人的笔记本呢?万一上面有重要的内容,别人该不高兴了。”

“放在这么明显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什么吧。再说我又不会传出去。”

“就算没什么,你也应该征得他人同意,尊重他人隐私。”

进行情景表演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看的同学则在下面小声讨论着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看得出来,随着一个个生活化场景的展现,同学们开始对宪法有了直观的认识。

快下课时,王珂将一本本宪法手册发到了大家手中。对于这些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堂课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宪法的各项规定,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宪法的尊严和作用。“此前,我觉得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现在我发现其实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侵犯别人的隐私权、人身自由权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遵守宪法和法律。”杨朗同学这番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作为老师,王珂对于这堂特别的宪法课也有着自己的理解。“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有效。通过身边可能发生的故事来介绍宪法,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小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