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他们,让法治的温暖甚于阳光

2013-12-04 14:36: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法制报 

 核心提示

  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揭晓,向当选者致敬之外,我们将同样的敬意献给十位提名奖获得者。他们同样用执着于法治建设的感人事迹,唤醒我们的信念;用他们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善举,鞭策我们莫要懈怠;用他们共筑伟大中国梦的理想,激励我们负重前行。

  他们用践行法律的言行,彰显法治无处不在:可以扑闪在天鹅的翅尖,可以是化解心结的舌灿莲花;可以是法庭上的唇枪舌剑,也蕴含在让浪子回头的点滴之间;会被心细如发地织进规范性执法文件,悄然伴随法官检察官面前的台灯亮到天明;象牙塔里,它不是高深的学问,而是洒向世间的甘霖,百姓心头,它不是蒙尘的条例,而是定纷止争的秘笈。

  法治的温暖甚于阳光,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有他们身后庞大的同行者、感召者、追随者的存在,更因为,你我已然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勃发的激情燃烧在体内,皆要追随向前。

  江玉燕(鹰潭市月湖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

  为法治建设不分昼夜

  12月3日,忙于工作的江玉燕,在得知同为检察系统的万年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蔡明筱当选“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后,她既是恭喜又是肯定:“那个小姑娘的确很不错。”

  江玉燕的忙,总是不分巨细、不分日夜。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上午,为解开一起盗窃案中的一处疑点,江玉燕随刑侦人员再次前往案发现场。但在她心里,还惦记着近日另一起提前介入的农妇杀夫案——因多年积怨和离婚的导火索,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妇举起了家中铁锤。深夜,她耐心听取了嫌犯长达近3个小时的供述和辩解。在与其交心后,嫌犯的言语中已流露出深深的悔意。跟侦查员们一起连夜“会诊”完后已是第二天凌晨,江玉燕在现场作出详尽的检察建议。

  为关注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12月4日下午,江玉燕负责的“护苗”志愿者小分队将再次行动——前往辖区内的童家中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文/图首席记者龚少春)

  李春如(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院长)

  生命不息,保护救护候鸟不止

  记者采访李春如的时候,他刚从鄱阳湖吴城保护区回来。就在几天前,他被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到吴城保护区救治一只受伤的东方白鹤。

  对于此次获得“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64岁的李春如说:“不管有没有得奖,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可以了。我会一如既往地把候鸟保护工作做好,把候鸟医院办好。”

  李春如表示,保护候鸟,造福鄱阳湖,让更多的候鸟飞到鄱阳湖,是他的心愿。候鸟保护做了30年了,今后都将一直做这个工作。“生命不息,保护、救护候鸟不止。”

  李春如的儿子们也非常理解老爸,他们也会给他一些资金。虽然儿子们都知道他的钱都“用到鄱阳湖去了”,但还是支持着他。李春如称,“我的保护工作离不开法律工作,所以我会把普法和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下去”。(文/图记者黄婉琼)

  张延群(南丰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

  用法治做好本职工作

  对于能够入围“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并荣获提名奖,张延群有很多的感谢。在他看来,这是活动评委会以及各级领导对他多年工作的信任与支持,更是南丰县人民检察院近年在“诉讼监督大格局”建设中工作取得成就的体现。通过这次评选,使他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监督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公平、正义的待遇,也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大地;行政机关依法行事,百姓知法、懂法、守法。

  在十多年的检察工作一线岗位上,张延群有着他自己的坚持。他表示,在这个岗位上,就是要通过法治手段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要把住依法逮捕条件,又要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立案监督线索和追捕漏犯的线索。踏踏实实做好每起案件的侦查工作,获得同事以及老百姓“他是一个正直并且敢于站在公平、正义立场的人”的评价,则是他心目中的最高荣誉。(文/图首席记者龚少春)

  张明华(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

  用行动践行司法为民

  12月3日上午,正在上饶市中级法院合议一起减刑假释案件的张明华,利用休息间隙给记者回了电话。在得知自己获得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的消息时,张明华高兴之余略感意外,“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上饶市中级法院工作15年的张明华,先后在少年合议庭、刑事审判庭、审判监督庭等多个庭室工作。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将工作做得最好。

  对于自己获得提名奖,她说:“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地对法官这一份职业坚持与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履行着司法为民的承诺,为法治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文/图彭科华记者杨海涛)

  宜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群体

  一如既往献出一己之力

  宜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李国兴办公室的书柜里,放着一本2011年7月印刷的宜春市公安局制度汇编,共166页的汇编中包含了44项制度、规定、通知等,是基层办案机关使用最多的执法工具书之一。其中的每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凝聚着全支队12名民警的智慧和汗水。

  《宜春市公安局执法质量奖惩办法》于2011年8月5日出台,文字量不足800字,但为了追求严谨和实用性,这支队伍从思考成文、与领导沟通,到基层调研、起草修改,历时半年。李国兴说,这便是法制民警的工作责任。

  12月2日,得知支队获得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李国兴甚感荣幸,表示感谢此次评选关注和重视公安法制队伍,肯定法制民警的付出和成绩。他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为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献出一己之力。”(文/记者胡云芸图/受访单位提供)

  段华胜(萍乡市安源区八一街藕塘边社区党员)

  把“段华胜工作室”办出特色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草根,有幸入围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并获得提名奖,这是社会各界对我帮教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刚刚结束志愿活动回家的段华胜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活动,有机会看到了其他法治人物的先进事迹,受益匪浅,我觉得这是一堂有声有色的普法教育课。”

  多年来,在段华胜的义务帮助下,近300多名帮教对象出狱后都迎来了自己的“新生”。虽已满头银发,72岁的段胜华仍在义务帮教的路上坚持不懈,“生命不息,帮教不止。”段胜华说,“从事义务帮教已经30多年了,今后我会继续坚持,一方面要努力把‘段华胜工作室’办出特色,做出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义务帮教中来,更好地为帮教对象及其家属服务。”(文/图记者昌岳)

  萍乡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

  真正成为消费者的“贴心人”

  接听消费者热线、登记、通过系统横向纵向分流……40岁出头的卜兰和她的3名同事承担着受理全市消费者的咨询、申诉、举报等工作。在萍乡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已三个年头的她,深知自身肩上的重担与工作的重要性。

  成立于2001年4月的萍乡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承担着受理、调解、处理全市消费者的咨询、申诉、举报等重要工作,是维护千千万万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平台。据统计,近几年来,该中心共受理咨询9689人次、申诉3342件、举报198件,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8.71万元。

  “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消费维权机制,自觉担负起社会‘维稳器’的重任;在捍卫市场秩序的过程中,真正成为消费者的‘贴心人’。”该局负责人称。(文/图记者昌岳)

  曾涛(吉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民警)

  把全部精力献给交管事业

  “有幸能获得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荣誉和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曾涛淡定地说,“一直以来,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此前接受采访时,曾涛说得最多的就是:“事故无情人有情,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当一名合格的交警,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是一名公正严明的执法者,才能把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多年后,当我们都已经老去,孩子们问起我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希望我能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一名交通警察,许多家庭和生命正是因为我的执着而平安幸福。”

  对于自己获得提名奖,曾涛说:“荣誉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始终保持对群众的真情、对事业的激情、对名利的淡定、对廉洁的自律,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公安交管事业,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文/图记者刘平)

  熊进光(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推动法律带给百姓福祉

  得知自己获得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熊进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的大学教授,不仅要关注法律本身,更应积极推动法律对普通百姓所带来的福祉,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说自己多年来通过担任立法顾问、案件评查专家和仲裁员、保险纠纷调解员等为宣传法制,积极推动法治建设尽了一份力量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一份荣誉,那么,我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在法律人才培养、法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熊进光说,法律并不是被制定出来的,而是实践的产物。作为一个法律人,只有深刻领悟到蕴藏于法律背后普通百姓对法律的渴求,并且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社会发展出力,法治理念才会真正在内心落地生根,法治梦才能真正实现。(文/图记者郭俊)

  魏峰(上饶市横峰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做好法律服务的“希望工程”

  得知自己第二次获得提名奖,再次与“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失之交臂,魏锋仍非常激动:“这项荣誉,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也是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者的集体荣誉,是所有同事的荣誉。”魏锋说,自己只是在法律援助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想到得到了各级领导、同事和社会的肯定。今后,他会以此为动力,继续虚心学习,再接再厉,将法律援助这一法律服务领域里的“希望工程”做得更加出色,以自己的行动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回报上级领导、同事和社会对他的肯定。

  “我会做到既要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又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从而维护和谐稳定的工作大局,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块砖。”融入大海的一滴水,收获的是宽广。法援工作者把法律的公平正义送到了受援的百姓手中,其彰显出法治力量,传递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理念。(文/图记者刘太金)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