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昨天,从头再来”,西城区22名刑释人员成功走上创业道路,实现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身。这些被贴上“特殊标签”的创业人员,虽然没有技术、没有文凭,但他们结合个人实际,积极参加区人力社保部门送进狱中的各种免费创业培训,不仅成功重返社会,还通过积极创业很好地融入了社会。
“我们刚开始是为出狱人员进行创业培训,但经过大量走访,发现大家更希望在出狱前就能参加这样的创业培训,因为大部分出狱人员都怕受到就业歧视,自主创业可能比给别人打工更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于是,我们不断在出监罪犯针对性改造和需求性教育上进行大胆尝试,将服务前移,把创业培训直接送进监狱,为临出监人员进行培训,这样他们出狱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创业,更快地找到生活目标,重返社会。”区人力社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在深刻分析就业形势与罪犯实际的基础上,经过细致的调研和精心筹备,2006年起,西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首次将创业培训课程引入清园监狱,在为每批临出监罪犯进行创业培训动员后,再为符合培训条件的犯人进行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综合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本人意愿,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为使培训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西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不仅与监狱制定了《罪犯参加创业培训资格筛选标准》和《罪犯参加创业培训实施方案》等制度,每次开办培训班前,还会对临释罪犯改造时的表现、年龄、文化程度、余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其家庭状况、收入情况、创业意识进行摸底,再将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然后使用专门的测试软件筛选培训对象。
据介绍,为使培训更具实效性,培训课程不仅包含创业项目的培训和就业优惠政策等各种社会保障知识的讲解,还会定期邀请就业指导师进行就业指导,在帮助出监犯人具备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转变他们的就业理念,激发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达到“客观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
近日,西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清园监狱的60名临出狱犯人开展了就业指导和创业意识的培训。创业培训后,服刑人员白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办了渔具店;芦某释放后在中关村做起了餐饮生意……
据统计,创业培训送进监狱7年来,已在狱中开办培训班19期,培训犯人553人次,22名刑释人员成功创业,不仅解决了犯人释放前培训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出监犯人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了他们释放后的就业谋生水平,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