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罗甸:用温暖双手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

2013-12-03 13:44: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生存环境和现实一时无法改变,但警民同心促跨越,凝心聚力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可以改变

    今年以来,贵州省罗甸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任务全面构建“平安罗甸、幸福罗甸、和谐罗甸”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警民关系、整改突出问题、提升工作能力,不断加强、改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该局通过“开展亲情1+1·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结对帮扶活动,实现“纪律作风大转变、能力水平再提升、公安工作大进位、公平正义得彰显、警民同心促跨越、凝心聚力奔小康”。

    罗甸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县公安机关各派出所通过与乡社会事务办、学校、计生站(办)、村两委等的密切沟通联系,实地进行调查,摸清留守儿童、老人底数,为每个留守儿童、老人建联系卡,准确掌握辖区内留守儿童底数及基本情况。派出所责任区民警负责对留守儿童、老人档案进行管理维护,并根据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自该项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各警种积极主动与留守儿童、老人结成“连亲”对象,密切联系教育部门、关工委、文化局、卫生局、人社局、民政局和当地政府、学校等,协调一切资源,带着真情沉下去,不断增进与留守儿童、老人的血肉联系,采取“一帮一、一帮多”方式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关爱帮扶。同时,组织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在节假日,开展留守儿童慰问活动,经常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学校,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用足用好“亲情电话”,“亲情网络”,充分发挥亲情电话和亲情网络的作用,公开电脑为派出所外网电脑,公开电话为责任区民警电话,为留守儿童、老人有特殊事情,节假日等时间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为使活动取得实效,该局积极建立完善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坚持关爱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积极主动保护留守儿童,维护其权益,加强对留守儿童、老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让认门入户连亲工程“开展亲情1+1·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结对帮扶活动伴随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该局各室所队组织、引导、督促留守儿童家庭,对其子女依法履行有效监护;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随访工作,督促本辖区外出务工人员为家中留守儿童指定委托监护人及与委托监护人订立相关委托监护合约,并监督委托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协助村委会、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签订《留守老人、儿童关爱帮扶责任书》,与外出务工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促使家长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共同承担责任,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留守儿童、老人发生事故和案件。

    截至目前,罗甸公安局民警共与45名留守儿童和36名老人结对帮扶,活动中获取工作信息104条,其中提供破案信息6条;抓获犯罪嫌疑人3(其中1人投案自首)人,排查矛盾纠纷9起,化解矛盾纠纷9起;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41件;帮助办理实事23件。

    留守儿童王小蓓的多指症就要治好了,有着民警无私的关爱,她感觉自己不再孤单

    罗甸县罗苏乡,是贵州南部红水河畔的一个少数民族乡,山高壑深,这里居住着1600余户近7000人勤劳善良的布依族群众。从今年3月开始,罗甸县公安机关开展“深化千警千村认门连亲,1+1关爱留守儿童老人”活动以来,经入户走访调查,罗苏乡有近百户的留守儿童和老人,这些儿童的父母大都外出打工,留下儿童在家读书,一直是罗苏乡派出所有民警关注的对象。

    在该乡89名留守儿童中,最让民警牵挂的是平榜村一名叫王小蓓的9岁小女孩。小蓓出生后,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全靠80多岁的外婆捡垃圾和邻居的施舍来维持生活。小蓓年纪虽然小,但很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小蓓就读的沿河小学离家有2公里远,放学回家后,又要生火煮饭,照顾患病的母亲。

    罗苏乡派出所所长罗凯与王小蓓结为帮扶对子后,经常到小蓓家看望她,为小蓓制定了帮扶方案,在学习、生活、心理给予关爱。民警在与王小蓓交谈中,发现长相清秀的小蓓平时很少笑,很少与同龄的小朋友玩。原来,小蓓双手患有尺侧多指症,两个拇指分别赘生一个小拇指,给她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还经常受到同龄人的取笑。细心的民警发现小蓓心中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解决手指残疾的问题。可是,小蓓只有把这一心愿深深的埋藏在心里。

    得知这一情况后,罗凯回到县城就直奔医院多方寻问。医生告诉他,小蓓这个情况是可以手术矫正的,不过要花一大笔钱。为能完成小蓓的心愿,民警经多方协调,罗苏籍回乡创业的砂石厂老板龙华、龙春苗两兄弟主动与民警联系,愿意资助小蓓动手术的所有费用。

    7月20日中午,派出所民警与龙华、龙春苗一起看望王小蓓,给王小蓓送去学习用品、衣服等物品。民警们刚进村,懂事的小蓓就跑过来喊道:“警察叔叔来了,快到家里坐。”大家在小蓓家院子里坐着交谈,对小蓓的经历很同情、很难过,特别是小蓓双手拇指的畸形深深触痛到每个人的心,大家决定尽快把小蓓送往县医院就医。从7月22日小蓓住院起,民警都抽出时间到医院看望,他们知道,小蓓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民警就是她的亲人。7月25日手术这天,民警们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直到小蓓被送回病房。

    在病房,资助者龙华、龙春苗用他们从一名打工仔走向现在成功的经历,来激励小蓓好好治疗,勤奋学习,他们还酝酿着能为留守儿童多做什么。小蓓的遭遇也得到了罗甸县医院领导的关心,免除了小蓓的床位费等费用。

    如期而至的关爱,让留守儿童小刘飞依恋地拉着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两行清泪滑过消瘦的脸庞

    玉米背包、稻秧初插,血橙的盛产地——云干乡,此时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又到了去聋哑寡妇惠小相家探望的日子了。7月4日一大早,罗甸县云干乡派出所所长刘汉林就向惠小相家出发了。惠小相家地处云干乡打拥村山门口组的一个深山坳里面,驱车十余公里的乡公路到达打拥村,继而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五、六公里,再步行下至五百米落差的山坳深处。民警们顶着烈日,肩上驮着五十斤的粮食,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大家已然挥汗如雨,衣服紧贴后背。

    第一次走访惠小相家时候,民警们几乎惊愕:惠小相系聋哑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刘安荣于前年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家里唯一的成年男子、顶梁柱的轰然倒塌,使这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惠小相膝下共育五孩,为讨生计,稍大一点的孩子均外出务工,留下15岁的小刘飞在家守着两间破瓦房与母亲相依为命,煞是凄凉。刘汉林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塞给小刘飞,并当场给民警立一规定:从今往后,至少一个季度要到惠小相家看望一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稚嫩的肩膀上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小刘飞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几度岁月几度春秋,小刘飞已磕磕绊绊长成半大后生。他用单薄的小身体,一边上学,一边操持着家里家外。繁重的家务活,使小刘飞本就黝黑的皮肤更加暗无光泽。

    此番再次登门,距上次到访的时间相距两月有余,小刘飞远远看见民警的到来,便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母亲惠小相则痴痴地站在家门口,口里含混不清发出咕咕的声音。民警觉得,她兴许是认出大家,在用她的方式表达喜悦之情。

    临别,民警叮嘱小刘飞:“要照顾好母亲,同时要好好学习,不要有顾虑,政府不会丢下你们不管,警察叔叔也会穷尽一切办法尽绵薄之力。”民警还承诺,将来如果他能考上大学,民警定会不遗余力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资助其完成学业。小刘飞一个劲地点头,依恋地拉着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两行清泪滑过消瘦的脸庞。民警亦几度哽咽,浓浓的警民鱼水情,无需多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要用心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地民警携手草根助学会齐心关爱留守儿童

    今年4月8日,罗甸县公安局董当派出所民警在进村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一位名叫罗丽娇的布依族小女孩,其父亲在2008年因车祸不幸去世,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小丽娇的爷爷也早在她年幼时就已经过世,家里现在只有年迈的奶奶与小丽娇相依为命,家境很是贫寒。

    得知这些情况后民警立即将罗丽娇列为连亲帮扶对象,平日里民警只要一有空便经常去看望小丽娇和她年迈的奶奶,为她们送去一些生活用品。不仅如此,民警非常关心小丽娇的学习,经常给她买一些学习用具。小丽娇尽管年幼,但却很懂事,平时很听奶奶和老师的话,在家里是个乖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

    在关爱帮扶小丽娇的过程中,民警发现眉清目秀的小丽娇脸上总写着些忧虑。每次问小丽娇有什么心事,小丽娇总是对民警笑笑说:“有叔叔们的关心和帮助,我还会有什么心事呢!”但细心的民警看得出来小丽娇确有什么心事,只是不愿意说出来。通过与小丽娇的奶奶进行沟通,民警得知,由于家庭没有经济来源,自今年9月份上初中一年级后,小丽娇常常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而辍学。

    民警知道小丽娇爱读书,她想和其他的同龄学生一样无忧无虑的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民警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小丽娇。可毕竟仅靠民警的力量是不够的,为能给小丽娇更多的帮助,民警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为小丽娇寻找助学渠道,经过努力,一个名叫广州市萝岗区草根助学济困会的组织表示愿意为小丽娇提供帮助。该组织长期帮助困难学生家庭,使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小丽娇尽快得到帮助,民警与草根助学济困会一拍即合,定于今年10月13日到董当乡实地考察小丽娇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当天,草根助学济困联合会副会长饶登兴等一行6人如约而至,派出所民警立即驱车带路,直奔小丽娇家。一进门,大家看到简陋的房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贴满了一墙的三好学生奖状却格外显眼。家里只有小丽娇的奶奶在家,工作人员向老人详细地询问了家庭的情况和小丽娇的学习情况,并做了登记。经过一番交谈和了解后,草根助学济困会表示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小丽娇争取到助学的名额。顿时,老人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民警也笑了。小丽娇要是在场,她一定也会开心笑的,因为漫漫求学路上她将不用再担心辍学……

    目前,草根助学济困会正在按照有关程序为小丽娇申报助学名额,派出所民警也在力所能及的给予小丽娇持续的帮助。

    “以后来,别带东西了,来陪我坐坐,聊聊天我就很开心了。”民警从留守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读懂了什么叫孤独

    5月24日上午,罗甸县公安局红水河派出所民警到辖区羊里村看望黄艳飞老人。黄艳飞老人今年快八十岁了,由于其儿子儿媳外出务工,如今家中只有她和她的两个孙子。民警到门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黄奶奶好几天没来看望您了,有什么重的东西要搬的吗?”老人连忙起身说:“今天没有重东西搬了,快进屋坐,快进屋坐”。民警刚一坐下,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讲她的家庭、生活的琐事、孙子的情况……但也总不忘关心的问问所里、民警家里的情况。在陪着老人聊了近一个多小时后,民警这才与老人道别:“我们走了,过几天再来看望您。有事,您记得随时给我们打电话!”“记住了,您们给我的联系卡我好深放着呢。”黄艳飞老人回答道。临别时,老人抓住民警们的手,说道:“以后来,别带东西了,来陪我坐坐,聊聊天我就很开心了。”

    当天下午,民警们又到元村看望聋哑儿童岑祖彭。小祖彭一家四口人,只有10岁的哥哥会说话,小祖彭及其50多岁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当天小祖彭的哥哥不在家,与小祖彭及他的父母不能很顺利的交流,于是,民警像往常一样把东西放下后就默默的离开了。民警离开的时候,小祖彭还是笑着跳着,他的母亲在一旁一动不动傻傻的看着,而小祖彭的父亲却看着民警们离去的背影一个劲的点头……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