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警方57名处级干部包村包点工作,实时、实地为群众解难题
“包村干部”制度架起警民沟通桥梁
11月27日,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交通支队副支队长万福顺顶着突然降临的寒流,来到他“承包”的平谷区山东庄镇大北关村逐户发放火灾防范提示和煤气安全使用提醒材料。从9月23日开始,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党委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推出了 “包村干部”制度,确定57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在53个行政村、10个社区推行包村包点工作,发挥服务员、调解员、宣传员作用,实时、实地解决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掌握社情民意,架起群众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包村干部’制度的核心是协助相关村庄解决难题。”平谷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田长丰介绍说,“他们主要承担针对分包村庄的调研、化解矛盾、宣传、服务等任务。”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一图一卡一本账”工作,即包村包点的领导干部要画好一图、发好一卡、建好一本账。“一图”是指要建好所包村点的行政区域图,熟知村点自然状况、地理状况、经济状况等;“一卡”是指发放警民联系卡,包村包点干部要到自己所包村点与每户家庭见面,发放联系卡,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本账”是指包村点的干部要有一本明细的基础台账,要通过动态的台账反映具体工作的进程。
据了解,平谷分局党委将57名“包村干部”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1名组长,定期收集小组成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包村干部要确保每个月有4天到所包村点走访,分局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汇报。对于带有共性的问题,由分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推进,对个别疑难问题,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项研究,形成对策。针对非公安范围内的工作,公安部门将移交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区委区政府解决。
与社区民警不同的是,除了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和矛盾调处化解之外,“包村干部”更多的要利用自身的职务和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了解,协调解决所包村庄的实际问题。大北关村的北出口与昌金路(昌平至平谷金海湖)形成T字形路口。由于出口的村道比昌金路路基低、路口两侧有遮挡物,导致此处发生多起致人死亡交通事故。“包村干部”万福顺联合村干部详细调研,对路口进行了改造,并协调北京市交管局在此路口设立了两组限速带和双向监控探头,提醒过往车辆减速行驶。“这项改造的整体投资达到40万元,完全由市交管局承担,‘包村干部’为我们村解决了大难题。”大北关村治保主任郭福义高兴地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平谷分局57名“包村干部”已深入农户500余家,发放警民联系卡500余张,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材料1000余份,掌握收集民情民意20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余件。(记者王传宗、通讯员甄继红)
·北京警方继续提高街面见警率
·北京推进全市法院微博建设
·北京西城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成
·北京磁器口胡同发生火灾 1死1失踪(图)
·北京顺义:顺意民心的调解路径
·北京“网安启明星”工程获奖
·北京“网安启明星”工程获奖
·北京整治商市场消防安全
·北京汽车摇号新规:明年起两月一摇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举办首届辩论赛
·北京丰台区安委会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
·北京通州区社会办三举措创新社会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