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巩义法院:依靠群众破解工作难题

2013-12-02 16:01: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法制报 

    在长期的司法活动中,河南省巩义市法院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向基层群众借力引智,破解审判执行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邀请人民调解员协助调解纠纷

    杨小伟,巩义市回郭镇北杨庄的乡村医生,也是经常参与巩义法院回郭镇法庭案件调处的人民调解员。

    “嫂子,比如咱家的自行车丢了,又被找回来了,你能不要这车了?既然俺哥已经回心转意,你就原谅他吧,这日子还得朝好处过呢。”杨小伟一番生动幽默的开导,说得起诉离婚的张女士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上半年,擅长做调解工作的杨小伟协助法官成功调解家庭邻里纠纷16起,挽救了多个濒临破裂的家庭。

    回郭镇法庭副庭长李进锋感慨:人民调解员来自基层,大多数和双方当事人都认识,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调解家庭邻里纠纷比法官有优势。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了他们的参与,这事就好处理多了!

    向人民调解员借力,是巩义法院破解“案多法官少”问题的一条举措。该院联合巩义市司法局在立案庭、交通事故审判庭和7个中心法庭设立了人民调解员工作室。每个工作日邀请2名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以群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今年10月份,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64起,占受理的民事案件的8%。该院主管审判管理工作的副院长张卫锋预计,驻庭人民调解员每年可调处800起纠纷,这相当于3个法庭的收案数,可以有效缓解法院的案件压力。

    人民调解员参与法庭案件化解,也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在调解室中,几位中年男女亲切地交谈着,不同于严肃的开庭,气氛是轻松、愉快的,不时还响起阵阵笑声。”永安法庭青年法官张金龙在微博中记录了调解员张应照处理案件的过程。

    聘请社会法官作青年法官的老师

    今年11月20日下午,上午刚被巩义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审判员的贺东方,匆匆忙忙赶往鲁庄镇社会法庭,邀请社会法官贾葆性联合调解一起赡养纠纷。

    贾葆性是一名在鲁庄镇化解群众纠纷中颇有影响力的人士,也是贺东方所在法庭联络社会的法官。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巩义法院针对青年法官社会经验不足,化解群众纠纷方法不多的问题,挑选20名优秀社会法官与青年干警建立了“一对一”联络机制。鼓励青年干警虚心请教,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以基层群众为师的举措,为巩义法院青年法官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批青年法官已经成为该院的业务骨干。

    2010年公开招录进入巩义法院工作的丁强,是一名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的山东小伙儿。到巩义法院竹林法庭工作后,由于对辖区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在与当事人交流时遇到一些障碍。为了克服自身不足,他虚心向社会法官请教,从方言俗语到调解技巧均有了明显的提升。今年以来,丁强个人结案已经超百件。同年到巩义法院工作的青年法官张朝辉、张军辉结案都超过150件,且3名法官均无一起被发回重审或改判案件。

    “从社会法官那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对于我们青年法官是更为重要的技能。把法理和情理统一起来,作出社会群众普遍接受的裁决,才能实现定纷止争的效果。”贺东方在案件成功调解后谈出自己的感受。

    把基层群众作为坚实的后盾

    徐志辉法官是巩义法院的一名执行员,连续多年结案数位居执行局第一,曾连续三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徐志辉的办案经验之一是依靠基层组织的支持。在长期的执行工作中,令徐志辉最为困扰的是执行中的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协助执行难求“三难”。特别是作为基层法院的执行员,被执行对象外出务工较多,没有固定住所或明确去向,回家的时间没有规律,被执行人难找更为突出。为排除执行工作中的障碍,徐志辉最早在执行中推行联络员工作法。他主动走访了辖区的乡镇基层组织,寻求被执行人所在地的群众支持。及时准确掌握被执行人的活动规律,对群众反馈的线索,打破常规的作息时间,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保证了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今年11月5日7点多钟,徐志辉接到联络员的电话,被执行人贺某按照习俗回家上坟后,准备继续外出务工。他和同事迅速前往贺某必经的汽车总站,将其带到法院进行讯问,并教育敦促贺某和家人当天履行了赔偿义务,顺利执结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执行法官出其不意地出现,令许多被执行人惊叹法院办案如有神助,对于巩义法院的执行法官来说,这就是基层群众的力量。

    人民陪审员成为提升公信的力量

    11月20日上午,巩义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法院院长王季关于提请任命曹红波等200名同志为人民陪审员的议案。巩义法院的陪审员数额达到258名,顺利完成了倍增工作。

    “我们的全国优秀法院荣誉中也包含着陪审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既是不穿法袍的法官,还是调解员、监督员、宣传员、消防员,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发挥着积极作用。”谈起人民陪审员工作,巩义法院常务副院长张西强深有感触。2012年,巩义法院普通程序审理案件,人民陪审员参审率达到78%,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取得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提供了保障。

    孙建一是巩义法院连任两届的人民陪审员,10年陪审案件已经超千起。每一起案件,他都以非常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审理一起辖区有重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中,他向主审法官提交了长达13页的审理意见,并主动在网络上查阅了相关案件情况,打印成册交付合议庭其他法官,为案件的公正处理承担起人民陪审员的责任。

    在参审之余,孙建一还不时对法院其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次在浏览法院网站时,他发现一篇稿件中表述有语法错误,随即打电话向网站管理员反映。错误得到及时纠正,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司法环境的变化,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人民群众就是司法力量和智慧之源的理念,把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与群众化相结合,就一定能探索出破解难题的路子。”巩义法院院长王季对该院依靠群众推进工作的探索进行了总结。(记者 谢建晓 通讯员 周登高)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