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全国交通安全日 摒弃交通陋习远离不该发生的悲剧

2013-12-02 09:08: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今天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说到交通陋习,网友可是深恶痛绝,但现实似乎又是一边抱怨社会的普遍规则意识太差,一边自己又不惜一切代价走捷径。现代文明社会需要一个彼此尊重的、规范有序的公共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让生活其中的人共赢。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可交通参与者的思维还停留在非机动车时代。在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今天我闯红灯了吗?我过马路时低头看手机了吗?我随意变更车道了吗?……

  2013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

  "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

  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前夕,公安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以“ 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组织开展今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在城市重点开展“倡导三不”(即“不随意变更车道,不乱停车,不闯红灯”)的主题活动;在农村重点开展“拒绝三无”(即 拒绝“驾驶无牌车辆,无证驾驶车辆、驾乘摩托车无头盔”)的主题活动;在运输行业重点开展“抵制三超一疲劳”(即 抵制“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的主题活动。[详细]

  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2013年超速、酒驾、随意并线事故典型案例

  超速、酒驾、随意并线等既是交通陋习,更是交通违法行为,看似不起眼,却极易引发惨痛的道路交通事故。12月1日,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了一批今年以来因超速、农村酒驾、随意并线等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详细]

  三成左右的交通事故由随意变更车道陋习引起

  其实,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类似的惨痛事故还有很多,但是都挡不住驾驶员随意变道的“自由心态”。“究其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随意变更车道的危险性,在潜意识里,只把变更车道当成了正常驾驶操作,但忽略了其背后存在的可怕隐患。”于警官说,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不禁止驾驶员变更车道,因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变更车道是最常见的操作。但有的驾驶员将正常操作错误地理解成“随便操作”,认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自己想变道就变道,完全忽略了道路交通的现实情况。这是导致加塞、变道不打转向灯等随意变道违法行为多发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详细]

  围观者聊交通事故时被货车撞飞 其中两人死亡

  司机酒驾,开车撞了电瓶车后逃逸。一对母女经过事故现场,上前帮忙报警,并将伤者送上救护车。

  随后,母女俩和围观者们聊着刚发生的这起事故。这时,一辆货车撞来,母女俩和人群中的一个保安被撞飞……

  这一幕发生在11月28日晚上,台州车管所门口。被撞飞的母亲和保安不幸死亡。

  15人等红灯时都在低头玩手机

  昨日11时30分许,在人流量较大的建设大街与中山路交叉口,记者观察了20多分钟,由南向北过马路约有10拨人,每拨平均有25人,有骑车的也有步行的,其中低头看手机等红灯的平均每拨有13人,过马路时不时低头看手机的有5人。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拨十分壮观,共有15人等红灯,都在低头看手机,还有5人继续看手机过马路。

  11时38分许,有一个青年小伙子等红灯时拿出手机看,等到绿灯亮起时他还在玩手机,旁边的人说“走了”,他才把手机收起,过了马路。[详细]

  伦敦的哥倡推警示路标

  司机开车低头看手机 忽略抬头看道路致五车相撞

  11月19日,晚上6时许,刘先生驾驶着自己的爱车经过皇寺广场时,忽然放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手机发出滴滴声,“谁又给我发微信了?”心里想着目光已经飘到了手机上。几秒钟后,只听咣的一声,车便撞上了一辆白色轿车。

  “他当时双黄线调头,我这低头功夫没注意,就奔着他的车去了。”据刘先生说,当时他的车速大约30迈,由于撞击力度大,白车被推到了另外车道并且连剐了4辆车。“多亏雪天路滑大家车速都不快,没有人员受伤。”不过,事情发生后刘先生不免心惊。[详细]

  违规非机动车、无视信号灯行人同样是交通安全隐患

  不仅机动车会成为“马路杀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非机动车也同样会给马路的安全顺畅带来很多隐患。10月31日,广州交警部门表示将针对非机动车进入禁行路段、与机动车抢道、冲红灯、逆向行驶、横过道路没有下车推行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将严格执法,处以20至50元不等的处罚。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坊间热议。有司机称好,但有市民认为,规定过于苛刻,因为有时非机动车的违规行为实属“迫于无奈”。

  欢迎点击参与调查

  是陋习,就要改 交通安全无小事

  透视被忽视的三大“马路杀手”

  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达2.75亿人。然而由于安全文明观念缺失,交通陋习比较普遍,事故伤亡总量仍然较大。日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儿童安全坐椅的“缺位”以及不够安全的安全气囊等,正是最常见却也最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在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如何遏制住这些危害巨大的“马路杀手”,构筑起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急需引起公众思考和重视。

  ·“低头族”往往有种侥幸心理,觉得看一两眼没什么大碍。但对于司机来说,1秒钟车就能开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头,也可能对前方的突发状况来不及反应;而对于行人来说,埋头过马路就看不到路灯的情况变化,极易发生意外。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万名儿童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5倍多;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儿童安全坐椅的使用率不足一成,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安全坐椅使用率普遍达90%以上。

  ·安全气囊的爆出其实是有条件的,在角度方面,只有正面和左右30度角内的冲撞才会爆出,侧面冲撞则无法爆出;在速度方面,只有达到时速30公里以上安全气囊才会爆出,时速20公里以下不会被触发,20公里至30公里则可爆可不爆。此外,由于安全气囊爆开的瞬时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00公里,本身也会给车内乘客尤其是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网友吐槽招人恨的开车陋习

  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档次越来越高,然而一些驾驶者的开车素质并未同步提高。中国经济网近期在论坛、微博进行了网络调查,请网友列举那些不让人待见的开车陋习,网友反响强烈,纷纷吐槽各种遭遇,其中“堵车时加塞”、“随意开远光灯”、“强行变道超车”成为最不让人待见的开车陋习前三名。

  10种常见交通陋习

  1.闯红灯

  2.行人横穿马路、跨越隔离设施

  3.行人、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

  4.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

  5.驾乘机动车不系安全带

  6.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时打手机

  7.驾驶机动车乱鸣喇叭

  8.随意向车外抛洒杂物

  9.驾驶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

  10.乱停乱放车辆、违法占用道路

  像孩子一样敬畏规则

  家长闯红灯孩子拦 交通文明意识为何“逆生长”

家长闯红灯孩子拦交通文明意识为何“逆生长”

  在通州怡乐北街一个红绿灯处,一位父亲准备领着大约五六岁的儿子过马路。此时信号灯刚刚变为红灯,但路口没有车辆通过。父亲拉着孩子想要跑过路口,没想到孩子大喊着:“爸爸,红灯,停!”父亲听了有点尴尬,嘟囔着解释,“这不是没车吗?”“老师说了,红灯不让走。”孩子很较真儿。红灯停,绿灯行——这几乎是所有人学到的第一条交通规则。但就是这条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最简单的交通规则,大人们反而做不到,时常需要孩子提醒,但当孩子长大后,许多人也渐渐模糊了规则。交通文明意识为何“逆生长”?

  交通陋习“传染性”大

  此外,交通陋习还具有“传染性”,看到其他交通违法行为未受到相关处罚,有潜在交通陋习者在做出陋习行为时虽然“心有戚戚”,但一想到因此能获得的“方便”,交通陋习具有的“传染性”便发生作用,使得各种交通陋习屡禁不止,且“传染”范围越来越大。

  每一位规则的遵守者都应得到尊重

  规则是维系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则意识是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这是个简单的道理。可置之于现实,我们的社会却又最缺乏规则意识。从闯红灯、过马路,到排队插队,再到办事时的托关系、走后门,一切都那么自然。一边抱怨社会的普遍规则意识太差,一边自己又不惜一切代价走捷径。究其根本,这与许多人谙熟“变通之道”不无关系。

  行人违法有处罚才有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没有规则,就没有公平。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存,在同一座城市行走,各安其道,各守其则,是应该建树和形成的最起码共识。形成规则意识,首先就在于建树一种对规则的敬畏感、尊重感。没有敬畏,往往也没有尊重。这种敬畏感的形成,有很多办法,彰显规则的刚性就是最有效的办法,这种刚性就是执法之严,其严就在于破除法不责众的怪论。处罚,则是严格执法、促使规则意识形成的有力之举。

  这33种情况A车负全责

  中秋国庆将至,道路交通压力增大,一旦发生事故,极容易造成拥堵,也会给您的旅行带来不便。青岛交警制作了“简易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大全”,其中列举了33种事故场景,分享给有车一族,共同学习,共同预防交通事故。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