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是人口流入大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数几乎超过了常住人口的一半。如何加强教育管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安全,一直是教育部门甚至社会的重点探索问题。海珠区教育局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安全教育,通过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丰富校园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方式,筑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全网,成功实现了全区学生意外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的目标,校园安全管理整体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安全管理。海珠区教育局选好配强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学校法律顾问、学校卫生指导员、联席会议联络员、学校安全主任、保卫干部等队伍,针对系统内学校点多线长的实际,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协作机制,对全系统安全工作进行统筹。同时坚持校园安全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定期组织安全主任会议,分析校园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区教育局还联合区公安分局交防大队、海珠交警大队等部门,建立了定期的校车管理员、校车驾驶员集中教育制度,上半年共有800多人次受训。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夯实安全基础。今年以来,海珠区教育局组织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等系列活动,并特别加强对外来工子弟多的民办学校的业务指导。全区学校共组织应急疏散演练131次,组织主题班会220多次,校园内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横幅300多条。假期前夕,该局发出了《呵护幼苗创平安 共圆美好中国梦》的公开信,向全区的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发出倡议,希望社会、家长共同关注,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平安的暑期。该局还与全区所有学校签订了《2013年海珠区学校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承诺书》,学校在假期内除了通过校讯通等平台向家长通报省内的暑期学生安全事故,班主任还定期通过电话或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了解学生暑期情况,督促家长切实负好监护人责任,并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区教育局还多次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并要求各校在假期前开展以防溺水、防火等多个内容为专题的安全教育大会,将安全防范意识切实灌输给家长和学生,形成家、校合力保平安的良好氛围,杜绝溺水、火灾事故发生。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安全实效。为了克服传统安全教育方式以说教为主效果不理想的弊端,海珠区教育局对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效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创新。今年7月该局组织发动了“精彩暑期 平安相伴”——2013年海珠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系列活动,出资40多万元购买了电影券、游泳券、跳绳、围棋等组成“暑期大礼包”,免费派送给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既丰富其假期文娱生活,又确保了游戏方式的安全、健康。为倡导外来务工人员更多地陪伴孩子,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该局还组织了100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参与“亲子游海珠”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参观了海珠湿地公园、珠江啤酒博物馆等,让外来工感受到了对其子女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四是加大安全投入,确保校园安全。今年以来,海珠区教育局投入近90万元,对全区学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完善优化,提高了学校安全防范水平。投入近19万元为全区30所民办中小学、182所幼儿园每个校区配备了安保器材一套(6件),保证了每个校区至少有一套安保器材。投入近25万元对部分学校周边交通标志、标线、移动红绿灯等设施进行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陈毅恩、陈伟宁、付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