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构筑和谐平安边海防 护航辽宁经济大发展

2013-11-29 15:24: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近三年来,辽宁公安边防总队牢牢把握维护辽宁边海防地区和谐稳定和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乘势而上,应势而为,勇于创新,坚持“围绕中心谋大事、创新工作抓亮点、重点突破创品牌、整体推动保稳定”的总体思路,在辽宁经济大发展中找准了位置,抓住了推进部队科学发展的良好机遇,彰显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在“以有为换有位”的华丽转身中,全面推动了部队整体建设。“巍巍虎山头”、“磅礴山海关”,将辽东半岛这两个明代万里长城地标性建筑连接在一起的是辽宁省滨海大道,绵延3000多公里,贯穿沿海六地市的这条大道将辽宁沿海经济带连成了一体。如果说这条大道是辽宁沿海经济发展的快速干道,那么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就恰好处在了辽宁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挺立经济发展潮头,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党委紧紧抓住“构筑和谐平安稳定边海防,为辽宁经济腾飞助力”这条主线,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凸显了公安边防部队的保驾护航职能作用,更推动了部队科学发展。

挺立服务经济发展最前沿

11月21日,在大连某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艘庞大的外籍油轮刚刚停靠,一台集执勤、执法、指挥于一体的移动执勤车就开到了船下,现场办理船舶及船员入境手续。这是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大连边防检查站在提高边检服务方面推出的又一项新举措。该站新港分站的检查员王琛介绍说:“这种将验证台搬到外轮下的做法,让服务变为了零距离,一条船的检查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比以前缩短了两三个小时。 ”

“中国边检的服务太棒了! ”罗马尼亚籍船长不住地竖起大拇指,并高兴地说,“对我们来说时间就意味着金钱,这种便捷的服务让我们提前了船舶的作业时间,更为我们企业和船舶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

这个小故事仅仅是辽宁公安边防总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把对外口岸作为前沿阵地,紧扣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在公安部边防局部署的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中,创新服务模式、更新服务理念、探索服务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辽宁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海、陆、空港出入境口岸俱全的省份之一,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作为。总队党委认真分析了辽宁经济发展形势,面向全省推出了《服务口岸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全面推行网上报检、警务前移、跨境合作等创新举措,辽宁省口岸办专门在全省各口岸联检单位进行了推广。特别是在促进口岸开发、口岸扩建等10个省级重点工程建设中,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职能作用,促成了全省5个口岸40余个泊位通过开放验收或试运行验收。

“打开护照,快速对照旅客体貌特征,操起键盘核对旅客身份信息、查看航班目的地、签证有效期……”认定准确无误,“啪”的一声,盖好边检验讫章,然后双手将护照、登机牌等出境手续递了过去,“女士,请您拿好,祝您旅途顺利。 ”整个一套动作一气呵成,时间刚好12秒。这是辽宁边防总队沈阳边防检查站检查员杜宁验放出境旅客的一幕。

沈阳桃仙机场作为省内两个空港口岸之一,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入境人数与日俱增,到今年8月底,该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经突破百万人次。沈阳边防检查站在着力提升检查员能力、素质、水平等方面下功夫的同时,把边检口岸作为树立国门形象和树立辽宁经济窗口形象的主阵地,坚持为出入境旅客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经贸发展提供便捷式服务,近3年来,平均每年为患病和特殊旅客开辟绿色通道近60余次;为省政府招商团、外企商贸入境考察团开辟特检通道百余次。真正把服务和经济挂上钩,实现了边检职能作用最大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2012年,公安部边防局在大连召开了创新海(河、江)港口岸边检服务现场会,向全国边防部队推广了辽宁边防总队多元化的海港边检勤务组织管理“大连模式”。如果说人的服务水平、理念、素质是辽宁公安边防总队全面加强的“软件”,那么口岸配套设施就是最有底气的“硬件”。为了全面保障口岸通关,这个总队先后对4个执勤现场进行了改造升级,完成了11个边检站的勤务指挥中心建设,建成应用了30个职能验证台、12条自助查验通道和5台移动执勤车,大大提高了通关查验效率。

构筑和谐平安边海防辖区

2012年11月15日,随着最后一名偷渡组织者刘某在铁岭市落网,辽宁公安边防总队侦办的“2011.6.27”特大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正式告破。成功摧毁了以戴显某、王某、戴前某、卢某、郭某、何某(香港人)等人为核心的特大偷渡组织团伙,先后共抓获“蛇头”29名,偷渡人员60人,查获涉案非法所得700多万元,查扣涉案车辆7台,扣押护照330本,查获各种伪假证章254枚。

这个偷渡组织分工十分明确,负责招揽偷渡人员的组织者以中介公司掩盖身份进行招揽偷渡人员,随后将这些偷渡人员包装成有关人员,再设法到目的国家驻华使、领馆骗取旅游或商务签证。为了使偷渡活动更加隐蔽,组织者还会制订正规的行程单,并由香港方面出人进行带工出境。成功到达目的地国家后,再进行一系列诈骗活动,以求得逞。这起历时500天成功告破的特大偷渡案件成为了辽宁边防总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边海防地区安全稳定”征途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守卫边海防地区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平安健康的社会环境,辽宁边防总队始终坚持出重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敢打必胜、勇于担当的胆识和勇气让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2011年,在公安部组织的“清网行动”中,全总队共抓获自立网逃89人,自立网逃撤网率达到95.8%,其中丹东、葫芦岛等多个支队撤网率达到了100%。公安部边防局4次发来贺电、1次通令嘉奖,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清网行动”先进集体。3年来,集中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治爆缉枪等专项行动11次,破获刑事案件1695起,查结治安案件10883起,偷渡案件19起,抓获偷渡人员137人、组织运送者88人。

“打是矛、防是盾”,在“管海控边”的历程中,辽宁边防总队向违法犯罪分子横空舞动长矛的同时,坚持在辽宁边海防一线打造一面抵御犯罪活动“坚盾”。 “全线设防”是“筑盾”的重要一步,经过积极争取,全省恢复、新建了8个边防派出所,派出所职能全部得到了完善,城市、农村派出所警力全部达到了规定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警力存在,提升应对警情的整体实力。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实现警力无限延伸,增强社会安全稳定系数是始终坚持着力唱好的“重头戏”。

2012年8月23日,辽宁省公安厅在丹东市召开城乡警务改革现场推进会,向全省推广丹东公安边防支队在城乡警务改革先进经验。丹东公安边防支队按照“警务前移、彰显特色、管边控边”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特色警务室、流动警务室、便民联系点等警务模式和预约警务、代理警务等有效形式,走出了一条“治安联管、纠纷联调、联防联动、优势互补”的新路子,在实践中积累的“丹东经验”获得了在全省推广的“殊荣”。葫芦岛、营口等支队的警务改革经验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地方公安机关的肯定。

针对辽宁、河北两省交界海区纠纷不断发生的情况,辽宁边防总队积极强化海上管控能力,协调河北边防总队建立海上治安管控协作机制,形成了辽冀两省大马力船只联管联控态势,并集中力量对黄渤海5处治安热点、毗邻边境、石油生产、辽冀交界等代表性海域进行了重点整治。自2011年以来,查处海上治安案件23起,化解海上纠纷198起。还与黄渤海区渔政局、山东公安边防总队分别签订了 《海上联合执法预案》,建立了“警地共管、打防并举、综合治理”海上执法协作机制,有效处置海上纠纷73起。

作为全国唯一由省政府授权,直接承担制止越界捕捞的边防部队,辽宁边防总队探索出了“陆上管、海上控、联合打”的总体工作思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边防推动的综合管理机制。3年来,共开展制止越界捕捞专项行动9次,查处非法以物易物案件185起,查获、堵截越界捕捞船只364条,越界捕捞活动同比下降了73.2%。正如总队长刘海涛所说:“公安边防部队把守着国门,是国家的第一道屏障,我们必须用无私奉献的精神爱民为民;用敢打必胜的决心,练就英勇善战的过硬本领,切实维护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 ”

真诚爱民架起警民连心桥

“干啥就得研究啥,当片警、当村官都是一样,在这个位置上,你就得多琢磨事,就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点事”。这是辽宁公安边防总队葫芦岛边防支队孙家村边防派出所民警吴魁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驻村民警,吴魁刚到孙家村那阵,着实被村里的情况吓了一跳。老百姓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赌博之风盛行,思想封闭、安于现状,村里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各种纠纷频发。村民之间矛盾、积怨重重叠叠,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矛盾十分尖锐。村里通往村外的唯一道路还是土路,多少年来,村民们一直饱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扰。吴魁就从修路入手,积极争取葫芦岛边防支队党委和上级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凭借为民办实事的满腔热忱,3个月下来硬是筹集到了修路资金115万元,警民齐心协力把一条承载着孙家村致富梦想的道路修成了。在吴魁的带领下,孙家村连续6年实现了零发案,全村真正走上致富路,使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

连年来,辽宁边防总队不断深化爱民固边战略,以此为根基不断强化和巩固警民关系,以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中,先后涌现陈伟强、吴魁、李庆峰等一大批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亲民爱民的优秀基层民警,成为了密切警民感情的标杆、强化警民联系的纽带。

“从讨要工资,到子女入学,大到一纸就业合同书、小到一张返乡车票,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是我们关心的,陈书记都会全心全意地去帮助解决! ”提起陈书记,凡是到过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打工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发出由衷的赞叹。

打工者所称道的“陈书记”名叫陈伟强,是辽宁公安边防总队龙王庙边防派出所的一名中尉警官,他在辽宁省首创了“流动人口党支部”,致力于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

短短的3年间,陈伟强率领这个党支部成员先后为5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找到了工作,帮助120名外来务工人员办理了医保,辖区6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现了免费入学,让这些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自2011年以来,这个总队相继部署开展了“大走访”开门评警、“三访三评”、“三访四见”、“机关干部下基层走访”、“边防派出所集中走访月”、“爱民实践”、“千警入户化矛盾”等系列走访活动,年平均走访群众89万人次,完善了服务群众长效机制121个,出台便民利民措施472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257起,与群众建立帮扶对子332个,帮扶特困群众2400余人,累计捐款捐物达78万余元。

遂行重大任务彰显铁军本色

“人民在我心中,为百姓竭诚奉献”大红条幅还挂在红透山镇红透山新区楼上,迎风猎猎飘扬,近百名群众在道路两旁向辽宁边防总队抢险救援队车队挥手致意、道别,车队缓缓驶出小区,群众久久不愿离去,几位年迈的老大娘眼角还挂着泪花,不时地用手擦拭着眼睛。 8月24日,历时五天四夜的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抢险救援活动胜利结束,辽宁边防官兵给灾区人民留下的不仅仅是清理掉洪灾痕迹的全新小区,还有让红透山灾区群众难以忘怀的浓浓深情……

8月20日凌晨5时,辽宁公安边防总队领受赴抚顺清原抗洪抢险救灾重任,快速组建了一支230人的抢险救援队直奔清原红透山镇灾区。 8月20日10时,辽宁边防抢险救援队进入救灾后就接到了第一个紧急任务—协助电力部门抢通全镇临时供电系统,恢复临时供电。救援队立即抽调30名官兵组成突击队担负电力抢修任务。 4个小时后,1500米的供电主动脉在官兵们齐心协力下铺设完成,全镇恢复临时供电。 8月22日下午,红透山镇镇长黄崇杰再次找到救援队,请求帮助抢修该镇自来水厂,恢复全镇生活供水。水厂内到处都是淤泥,狭小的空间足足淤积了近万平方米的淤泥杂物。因为空间受限,30名官兵只能轮班作业,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用推车一车一车地拉,一天下来,官兵们赤裸着脊背,俨然就是一个个泥人。8月23日,全镇恢复生活供水。这次抗洪抢险期间,共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动用车辆70台次,清理淤泥场地4万平方米,清运淤泥、垃圾200余车、10万余立方米,挖出被淤泥掩埋车辆100余台,救治受伤群众80余人。

在重大任务面前,辽宁边防总队始终有一种“啃硬骨头”的劲头。总队政委施广政在总结抚顺清原救灾行动时说:我们就是要有危难时刻勇于担当、重任面前敢打必胜的精神和劲头,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就要毫不含糊地挺身而出,坚决圆满完成任务,这是考验、是磨炼,更是要求。

辽宁边防总队在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过程中,把提升遂行重大任务能力作为打磨部队素质的重要考量。3年来,该总队针对重大勤务安保工作,建立了重大任务妥善处置工作机制,在遂行重大安保任务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特别是在今年十二运安保期间,全警动员、全员保障,按照辽宁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圆满完成沿海各比赛场馆的大量安保任务。

8月的大连,晴空万里,将军石港附近海面风平浪静,蔚蓝的大海上涌动着微微的波涛。为期12天的十二运帆船帆板赛在这片海域拉开战幕。辽宁海警21010号等4舰艇在这片海域外围拉起了海上警戒线,海警官兵不时用望远镜观察附近海面动静……辽宁海警第一支队作为十二运海上帆船帆板比赛项目的安保主要单位,围绕海上安保提前拟制了周密安保方案,把确保比赛绝对安全作为最高目标,先后出动警力330人次,进行了5次预演,航时百余小时,航程近千海里,比赛期间劝离误闯比赛海域的渔船17艘。

今年以来,辽宁边防总队还先后完成了达沃斯年会、世园会、十二运等20余项重大任务。整个边防辖区未发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