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星
文/图 闵令文
今年8月,在海南文昌,当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队员陈向钧唱完一首深情的 《咱老百姓》走下舞台,一名50多岁的黎族大妈迎上去,将一串代表她心意的槟榔挂到陈向钧的脖子上,称赞道:“歌词好,唱得好,句句都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陈向钧的歌声朴实、细腻、充满感情,所以在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每一场慰问演出中,当他的歌声响起,现场气氛总是特别热烈。
1994年,陈向钧从部队退役后入警成为西安警官艺术团的一名歌手。火热的警营生活和基层民警敬业奉献的精神打动了陈向钧,他深爱上这支队伍和警察职业。特别让陈向钧心灵震撼的是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闪爆,七名救援的消防官兵壮烈牺牲,其中还有陈向钧的朋友、担任消防支队副政委的贺军胜。告别战友,擦干眼泪,陈向钧有了更多思考,公安民警为了一方平安付出巨大心血,乃至生命,他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唱出警察的职业自豪感和对战友的深厚感情?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陈向钧与艺术团的同事合作完成了歌曲 《烈火英雄》,这首歌在西安市公安局功模报告会演唱后引起强烈反响,迅速在全国消防部队广为传唱,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极大地鼓舞了消防部队的士气。
陈向钧有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无论是学生时代、当兵的日子,还是从警之后,都在声乐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他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在用歌声表达情感时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弥补这个不足,2001年9月,陈向钧自费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如饥似渴地学习声乐专业知识,艺术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有了对基层民警的浓厚感情和较高的艺术修养,陈向钧不仅歌唱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情绪也更加饱满,他演唱的《热血壮歌写人生》《大山的警察》《秋天的答卷》等20首来源于警营真实工作和生活的原创歌曲,每次演唱时都会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他还先后多次参加公安部春晚、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等大型演出,并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公安部金盾艺术奖等大奖。
陈向钧经常说,作为一名歌手,最重要的不是水平多高,声音有多高,而是对战友、对百姓的深厚感情。所以,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陈向钧都会在舞台上为观众倾情而歌。
2011年6月,陈向钧作为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的一名歌手赴西部慰问演出,在海拔近5000米的安多县,他因为高原反应,脸色蜡黄、嘴唇青紫,呼吸困难,可他吞下一把抗高原反应的药片坚持走上舞台,为战斗在雪域高原的战友和藏族群众演唱了一首《卓玛》。
嘹亮的歌声在高原响起,陈向钧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觉:剧烈的眩晕已经让他几乎忘记歌词,但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唱完,一定不能倒!当他一曲唱完,全场观众无不泪流满面,纷纷向陈向钧献上哈达。
2010年10月21日,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城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高永鹏在中秋、国庆节期间连续工作多日,累倒在工作岗位,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在2011年2月22日西安市第二届 “双感动”晚会上,陈向钧演唱反映高永鹏事迹的原创歌曲《感动》,泪流满面,感动了全场观众。晚会结束后,高永鹏的妻子对陈向钧说:“感谢你们始终牵挂着永鹏,这首歌是对我最好的安慰。”
每次演出,前面还有三到五个节目的时候,陈向钧就已经肃立在幕后默诵歌词,体会着歌曲的意境,所以,在舞台上,陈向钧的每首歌都是用心灵在唱。正如他参加中国红歌会全国总决赛时,担任评委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这样评价他:“歌声高亢、感情真挚、剑胆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