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贺小荣——五问裁判文书公开
裁判文书为啥一定要上网?
记者:裁判文书为什么要上网?
贺小荣:一是可以大大规范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个案子怎么判决,当事人的诉请是什么、证据是什么、法官如何来认定,都应当呈现出来。裁量权公开了,就可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二是可以大大提高法官的职业化水平。裁判文书公开以后,最大的压力来自法官,这对法官职业化水平、文字驾驭能力、逻辑推理和法律适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可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现在中国社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诚信。裁判文书公开以后,把违约、侵权、不讲诚信的人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开,对于打造诚信社会意义重大。
四是可以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合理地做出预期,我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通过看大量裁判文书可以了解。
五是可以推进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大量的案例上网之后,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人可以有大量的研究素材。
六是可以统一上下级法院、不同法院之间的裁判标准。过去老百姓议论较多的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在裁判文书大量上网之后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七是可以抵制各种不当的干预。任何一个裁判文书都要符合逻辑,任何外来的不当干预都没有入手途径,裁判文书能够全面、如实地上网,对于确保司法公正,价值巨大。
上网要不要征求当事人意见?
记者:裁判文书上网要不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贺小荣:裁判文书是一种公共产品,它承载了七个方面的价值,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只是一个价值,如果一个不讲诚信的公司,贷了大量的银行贷款,每次都不还款,做生意时严重违约,这样的人绝对不愿意把裁判文书挂到网上的。我们如果听他的意见,裁判文书都上不了网。
对当事人所有的顾虑,我们在起草司法解释时已经给予了充分考虑,兼顾了对当事人私权的保护,可以做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平衡。
调解方式结案的文书也上网吗?
记者:为什么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文书不上网?
贺小荣:调解书是当事人之间对私权处分的结果,是一种自治。在调解方式结案的文书当中,不体现法官的心证和裁判的过程,人民法院没有形成一个新的裁判的过程。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公众可以查阅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但是没有调解书,所以在这次司法解释中,没有把调解书列入互联网的公开范围。
有人说,有的案例非常有价值,对社会影响巨大,如果这个调解不公开,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满足。对此,可通过公布典型案例或发布指导性案例的形式解决。
全国法院裁判文书何时全上网?
记者:什么时候全国所有法院的裁判文书都能在网上查到?
贺小荣:大约是3—5年。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省会城市,按照现有的技术条件已经能够初步满足公众的需求,但是在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还不具备这个条件。裁判文书的上网是按照四级法院不同职能定位和重要性设计,什么样的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最应该上网?当然是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第一批率先上网的是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紧接着是中级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最后发展到基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
为什么说中级法院二审以上的文书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代表了国家适用法律的态度,因为二审是终审,我们认为把中级法院以上的裁判文书率先打造成精品,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程度会大大提高。
裁判文书公开有啥挑战?
记者:裁判文书公开后,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贺小荣:我们国家的裁判文书一年有1000多万份,在这么庞大的裁判文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一方面作为法院和法官,一定要提高职业水平,要增强责任感,保证裁判文书不能出错,同时,我也希望公众、媒体都能够以更加积极、相对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度过这个阵痛期,中国司法的公信力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法院裁判文书明年起全面上网“亮相”
·裁判文书为什么要上网公开
·裁判文书上网新司法解释呈现五大亮点
·法院裁判文书明年起全面上网接受公众监督
·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张立勇:把裁判文书全部在网上公开曝晒
·张立勇:把裁判文书全部在网上公开曝晒
·最高法: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有五个变化
·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将集中于统一网络平台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