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吕兰州:山旮旯里的和谐使者

2013-11-26 14:53: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长安网 

山旮旯里的和谐使者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吕兰州

15年来,跑遍了全乡15村的大小旮旯;15年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10余件,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6%。由于处事公道、调解成功率高,平凉市静宁县细巷司法所所长、细巷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吕兰州被当地群众形象地喻为“和谐使者”。

大到婚姻、财产、宅基地问题,小到针头线脑的一些小事,村民们只要有纠纷,就少不了吕兰州忙碌的身影。15年的人民调解工作的磨砺,造就了他一双飞毛腿、一张婆婆嘴和一颗菩萨心。

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了改善群众落后的面貌,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而引发的矛盾日渐增多。

在众多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吕兰州曾一次次坐在化解矛盾的“火山口”,又一次次沉陷“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感漩涡。

2011年4月的一天,细巷乡后岔村吕庄组杨某在旱作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克扣了王某家的10公斤地膜,王某因此和杨某发生口角,情急之下杨某失手将王某殴打致股骨头破裂,并在没有采取任何救助措施之后,扬长而去。

昔日亲同手足,如今反目成仇。吕兰州闻讯后赶至现场,第一时间把伤者送到医院去治疗,并多次上门找双方当事人谈心。然而,王某非但不愿接受调解,还怒斥吕兰州与社长杨某“官官相卫”,一个鼻子眼出气。吕兰州深知王某之所以这样,也只是为了不争馒头争口气。于是,他又找到杨某,引导他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在换位思考中寻找个人因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双方当事人的多次磨合中,杨某在吕兰州的陪同下,主动登门向王某及家人道歉,并承担了杨某3000元医药费用,两家人重归于好。

事后,王某见了吕兰州情不由衷地感激自责,说:“要不是听了你的劝,我们两家从此就恩怨两绝了!”

作为人民调解员,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受理纠纷要有热心、调解纠纷要有耐心、处理纠纷要有公心。我们只有做到这‘三心’,才能得到双方当事人的充分信任,促使‘对抗’转向‘对话’,顺利化解矛盾纠纷。”吕兰州如是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5年的基层调解工作,为吕兰州赢得了群众的赞誉。2011年,他被静宁县委、县政府评为2006至2010年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今年8月,他又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平凉市司法局供稿)(通讯员 马芳洲)

来源:甘肃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