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与驾驶人数量不断呈梯度趋势上升,不断扩容的人车大军不仅成为现代道路交通管理的重头戏,也为当前车驾管工作提出了更多元化、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酒泉市肃州区是酒泉市府所在地,300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星罗棋布着16个大小乡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均为全市之最,为了确保车驾管服务延伸到全区的每一个乡镇社区,肃州区公安交警大队立足全区地域特色和车驾管工作性质,跳脱固式思维,将车驾管服务工作无限度放大,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延伸服务理念、提升硬件水平将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融入每一个管控链条中,打造了一个以肃州区为中心,从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清水镇为圆弧,覆盖百公里范围的网格化车管服务圈,化解了地域限制下偏远乡镇办理车驾管业务耗时慢、周期长的难题,传承了酒泉公安与肃州公安“人人是形象,人人是环境,人人是使者”的全国百强优秀公安基因,成为肃州区“平安建设”和谐理念的一个民心“窗口”。
打造金牌团队 让队伍凝聚起来
“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与很多执法单位相比,肃州区车管所只是个“弹丸之地”,面向摩托车与小型轿车及驾驶人的管控服务战线从市中心能一直到百公里之外各个乡镇,这对于仅有4名正式民警、11名协警且其中有11名女警的肃州区车管所来说,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不言而喻。是什么让这些女警们融入了与女性们格格不入的车辆管理的工作中?是什么让她们身着警服在这些特殊的岗位上一直坚守?是融入她们血液酒泉公安坚韧不拔的铁军精神,是钢性制度下公安队伍建设与管理赋予她们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在酒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肃州区公安分局的指导督促下,肃州区交警大队以《人民警察法》、《内务条令》、《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公安机关30项便民措施》为蓝本,先后制定、细化了30多项管理制度,使交通管理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避免了执法随意、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肃州区车管所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管理制度覆盖到了车驾管各项工作之中,从“五条禁令”、“七项规定”、“三条底线”到说话办事、接人待物等细节工作,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一项工作都有流程指导,与此同时在一般性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细化完善奖惩机制,在车管所内部形成了常态化考核,并每周抽出时间学习开展执法规范化教育,营造了服务服从大局和遵守警纪警规、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全所民警在执法理念和意识上都对车驾管工作有了深层次提升。
钢性考核是框架、精细管理是核心。肃州区交警大队车管所积极响应酒泉市交警支队提出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意识,围绕车驾管工作要点、重点工作推进计划、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不断深化、量化、精细化管理,定制度、明规矩,从业务办理、微笑服务、执勤值班等一般性工作入手,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纪律要求,落实工作职责,规范日常工作和队伍管理,对办理业务的群众反映的管理问题与服务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使管理紧贴工作,在全所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钢性制度与精细化管理打造了一个金牌车驾管团队,培养出了一个具有强大责任心的队伍,负责检验车辆的民警张春鹏就是这样一个原则性极强的警察,虽然已经年近50,但是张春鹏坚持每天在现场验车,有一点点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说破大天去也休想从这里通过,被常来审验车辆的群众称为“铁面判官”,有时候他一天就要审验近30多辆车,年轻协警看他太累要替他检验,他笑着说:“验车流程虽然枯燥繁琐,但是你们没有审验经验,为了驾驶人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亲自看过才能真正放心。”有一次,张春鹏把一辆因轮胎花纹磨平的摩托挡在了门外,车主在旁边缠着他一个多小时让他抬抬手,又是买烟又是买水,全被张春鹏婉言拒绝了,看着张春鹏无动于衷,车主在验车处破口大骂,面对无理取闹的车主,张春鹏义正言辞的说道:“我不是故意为难你,轮胎都磨成这样了你还不换,我不让你通过是为你的人身安全负责,你自己琢磨琢磨吧。”听到这些话,车主低脸红的低下了头,等到更换了新轮胎拿到审验证明,车主由衷的对着张春鹏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负责任的好警察”。
塑造创新意识 让服务流动起来
肃州区周边乡镇较多,最远的屯升乡离市中心将近90公里,沿山一带的丰乐乡离张掖市高台县仅有60公里,地域跨度大、路途遥远成使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往往需耗费较多时间,农忙时节更不可能抽出时间到市区办理证照,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的辖区居民,肃州区交警大队车管所积极响应酒泉公安“站起身子、迈开步子”走出去的服务理念,结合“五无车管所”创建要求,大力推进车管业务下乡便民服务活动,不仅定期深入辖区各乡镇开展“五种车辆”检验、驾驶证考取、交通安全文明常识教育等业务,更在此基础上推进车驾管便民服务改革创新,配套服务国家、摩托车下乡政策的贯彻落实,主动联系、协调各乡(镇)政府,先后在清水镇、总寨镇、果园乡、泉湖乡建立了多所农村车管服务站,让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到相关的办事程序,办理相关车驾管业务,这一流动化的服务方式,使车驾管业务形成了一个以肃州区为轴心,全方位辐射周边乡镇的百公里车管服务圈,为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驾驶证提供方便,也成为酒泉公安落实公安部十项便民措施的具体实践,得到群众的大力称赞,目前肃州区车管所服务已基本覆盖全区,逐步形成网格化的服务模式。
随着10月17日泉湖乡永久村车管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当天就申领到摩托车驾驶证的村民王某由衷的高兴:“除非庄稼收了,平日里哪里敢走远处,现在好了,咱公安民警把服务点设在家门口了,确实是方便。” 挂牌服务当天,肃州交警大队车管所工作人员在泉湖乡永久村共办理摩托车驾驶证申领业务21笔,驾驶证补换证业务11笔,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业务3笔,办理摩托车外检业务4笔。
除此之外,肃州区交警大队车管所还提出做群众“身边的车管所”,把车驾管业务向社区、企业延伸,开通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咨询办理业务的流程,同时抽出专人组成利用双休日深入企事业单位办理业务,定期下乡为农民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将车管服务和交通安全宣传送到乡镇、村庄,设置了专门的咨询服务点,认真受理办事群众的咨询,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解难答疑,做好业务解释宣传工作,能当场予以解答或导办的问题,当场予以解答或导办,对于不能当场答复的记录在册,帮助联系协调,积极争取群众的谅解和支持,为企业和村庄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从车驾管岗位推行延时、限时、预约服务到交通法规咨询主动下沉,肃州区交警大队车管所推行“的延伸窗口、全程导办、满意评价”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做到“当天手续不办完不下班”,努力为群众提供最便捷、最优质、最满意的服务。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态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民警素质和形象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据肃州区交警大队长田军介绍,肃州区车管所还有一个特殊的将企业服务理念融入车驾管工作当中的电话回访服务,所有当天办理的业务的群众,第二天都会接到所长牛雅丽的回访电话,询问群众业务办理遇到的问题、需要改进的事项,随时掌握群众关心的服务焦点、热点问题,让车管服务流动在每一位群众心里。
强化硬件投入 将业务不断优化
按照等级化管理的要求,肃州区交警大队根据群众业务需求,不断优化车管所硬件设施,提升服务等级,在面积不大的服务大厅内设立业务指示牌等标志、标识,让群众办理业务一目了然,在等候区设立10个便民服务座位,配备了饮水机等各种便民设施,为办事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在大厅的出入口全天候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和警示教育片,在业务办理窗口前公示各类车管法律法规、收费标准、业务流程和样表填写标准,还在业务大厅设置“无障碍通道”和“绿色窗口”,为军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优先服务,在大厅内设立值日警官,实现接待群众咨询、服务、投诉一体化,不论是优化车驾管服务还是减少业务流程,基本上做到了随到随办,当天办结。
由于肃州区车管所办证大厅只有5个服务窗口,证照办理、申领及业务咨询等几项业务都集中在这里,每逢周一到周三的业务高峰期,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总是把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加塞插队的现象经常发生,引发的矛盾口角越来越多,有的群众把火撒到了民警的头上,车管所的民警面对群众的冷嘲热讽和恶语相向,除了耐心解释别无他法。
为了强化服务分工,把人力投入到更为重要的工作中,肃州区交警大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车管所购置了一套具备自动取号、自动派位、自动叫号、动态数据实时监控、系统效率统计管理等多项功能的电子叫号系统,增加了车驾管工作的透明度,彻底改变了以往群众办事全部拥挤在办证窗口的现象,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宽松的办事环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前来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现在银行都用这个,我们一看就明白是咋回事了,现在我们只要拿着号码票坐在这儿等语音叫号就可以了,和以前一窝蜂往窗口挤的情况相比,现在秩序可好多了。”一位常来办理业务的驾驶人对此印象深刻。不断投入的硬件设施弥补了人力短缺造成的工作“瓶颈”,提升了车驾管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记者 吴萍萍 陶龙)
来源:甘肃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