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刘军:禁毒战线的一把利剑

2013-11-25 11:02: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刘军小传:

刘军,男,汉族,1969年6月生,云南昆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9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警卫处民警,五华分局巡警大队、派出所、看守所、禁毒大队民警,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一级警督警衔。2013年3月12日,刘军在执行抓捕任务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年仅44岁。

主要荣誉:

刘军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十大缉毒优秀破案能手”等。刘军牺牲后,被云南省政府追授“春城缉毒卫士”荣誉称号,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今年3月6日,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刘军一行到缅甸边境侦办公安部督办的一起毒品案。3月12日,返回昆明途中,驾驶的车辆突然爆胎。为避免发生意外,他们把车推到了安全泊车点。

天依旧下着雨。突然,后方驶来的一辆大巴车因路滑改变了路线,尾部挂到了刘军一行停在路边的车。刘军被甩出副驾驶位置,头直接撞到了隔离栏的挡墙上,当场牺牲。

时间定格在3月12日18时50分。

“刘军是我们禁毒队伍的一张名牌,他的牺牲是禁毒战线的重大损失,没想到我们支队的一把利剑就这样被折断了。”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顾克非痛哭着说。

—梦想—

成为禁毒战线的“名牌警察”

“多缉一克毒,少让一个家庭受害,争取成为禁毒战线的 ‘名牌警察’——这是师傅常对我说的他的梦想。”刘军的徒弟刘德文对记者说。

为实现这个梦想,刘军孜孜以求。1998年,刘军调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禁毒大队。因工作突出,刘军又调到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第一次参与破案,他就侦破了一起5千克的海洛因案。

进入禁毒队伍14年,刘军直接参与破获毒品案件2000余起,其中万克以上大案40起,个人缴获毒品1123千克、枪支15支。

“‘与其去追求名牌,不如自己活成名牌。’师傅给我讲过的道理,至今还在耳边回响。听了师傅的劝导,我一门心思跟着师傅学本领,盼着做一个像师傅一样的‘名牌警察’。”刘德文说。

—工作—

每年200余天往返于边境线

每年,刘军有200余天频繁往返于边境线上。他数十次卧底,与死神擦肩而过,用生命实现了成为禁毒战线“名牌警察”的梦想。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禁毒事业,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休息了。”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抱头痛哭。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刘军平时脑子里装得最多的就是发现涉毒线索。

“有一次,凌晨3点多,刘军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大线索,要立即出发。我说等天亮了再说,他马上在电话那头发火了:‘你就睡吧,毒贩会等着你去抓的!’”同事张屹杰说,他们侦破的案子中,有70%是刘军发现的线索。

2008年的一天,刘军乔装打扮,赴德宏与毒贩见面。毒贩极为狡猾,从偏僻乡镇、山区寨子到深山老林,11个小时更换了5处地点。

由于和战友中断了联络,刘军只能孤身一人沉着应对。路上,毒贩突然抢夺刘军手中装有40万元现金的袋子,刘军拼命与对方展开肉搏。打斗中,两人双双滚落下3米多高的悬崖。刘军多处骨折,却捡回了一条命,毒贩仓皇逃跑。

从悬崖边爬上来后,刘军暗暗发誓:“不管你逃到哪里,我都要把你抓回来。”2011年11月,刘军在缅甸将这名在逃3年的大毒枭抓获并带回国内。

—秘密—

女儿不知道爸爸是缉毒民警

刘军一直没有告诉女儿自己是缉毒警察,也从来不和家人谈工作,家人只知道他工作忙。直到刘军牺牲后,女儿才知道这个“秘密”。

1年前,女儿小学升初中考试当天,刘军准备送女儿去考场。这时,刘军给刘德文打了个电话,获悉昆明火车站附近有贩毒嫌疑人。不到10分钟,刘军就来到了刘德文的面前。刘德文说:“师傅,你不用去了,快去陪孩子考试吧。”刘军说:“我找朋友送她去了。”后来,这位朋友责怪说:“孩子一路都在哭。你们警察也太忙了,孩子升学考试可是件大事啊。”

刘军长期在外面跑,打个电话算是对家人最好的“孝敬”。3月12日晚,家人没有接到刘军的电话,拨过去却不在服务区。到13日早上,家人还是没有接到刘军的电话。

见到丈夫的遗体时,妻子晕倒在地上。醒来时,她一边痛哭,一边让大家帮忙寻找一样东西——刘军返回昆明前对她说买了一个民族风格的包,“那是送给我的礼物”。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