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300余万人,民警仅2800名,警力与常住人口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湖北省荆门市公安机关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状。
硬件不足软件挖潜,荆门市公安局创新警务工作机制,以警力的最大投入带动民力的最大参与,打造出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以群众需求主导公安工作
2009年起,荆门市公安局开展以“春问耕、夏问暑、秋问收、冬问寒”为主要内容的“四季问安”活动,民警带着问题深入群众听取民意,让公安工作的着力点紧跟群众需求。
今年5月,有网友在荆门社区网抱怨城区步行街一带小偷猖獗。荆门市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专门部署。在警方的高压态势下,不到1个月,中心城区小偷销声匿迹,街头诈骗、“两抢”等案件发案数均直线下降。行动初见成效后,网友“效果明显、希望坚持”的声音与局党委“以反扒为支点、建立长效机制严打街面侵财犯罪”的思路不谋而合。半年下来,城区街面发案数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针对群众反映部分地域和时段见警率不高等问题,2012年5月起,荆门市公安局在中心城区开展全员全域全勤巡逻。白天,242名民警、90名辅警和131名专业巡防队员上街巡逻;晚上,局机关民警包片巡逻、轮换值班,每人每周不少于6小时。此外,社区民警还组织热心群众成立“小红帽”、“夕阳红”义务巡逻队,民警、协警、巡防队员和群防群治力量无缝对接,覆盖荆门中心城区全域。
打造信息通畅的治安防范网络
“297个‘平安哨所’就是297个治安防控‘神经末梢’。”谈起自己一手组建的“平安哨所”,沙洋县公安局曾集派出所所长鲁强很有成就感。
沙洋县是农业县,仅曾集镇就管辖24个村。曾集派出所辖区22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万余名。曾集派出所虽然只有7名民警,但承担辖区治安重任却并不吃力。依靠综治信息员,派出所建立起一张信息通畅、反应灵敏、处置迅速的治安防控网络。
今年7月,曾集派出所民警下乡走访时得到线索:近期许多农户以低价购买过二手摩托车。经过一番调查访问,民警发现这些二手摩托车均来自一个外号叫“天兵”的人。顺藤摸瓜,一个盗窃摩托车作案30余起的流窜盗窃团伙被警方打掉。
“小哨所”建立1年多来,曾集派出所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5%、46%,192起民间纠纷均得以成功调解。
让平安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民心是公安工作的指向,平安是人民群众的梦想。早在2008年,荆门市委、市政府就下发文件,明确提出构筑以信息主导为基础、以主动治安为支撑、以快速反应为核心、以精确打击为重点、以整合资源为保障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让平安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形成警民共建合作的良性循环。
荆门市公安局掇刀分局推出“1+N”社区警务合作模式,由一个社区民警带动若干社会力量,让民力民智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实施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维稳联勤、警务联议。“警务超市”建在社区,让群众能够就近办理多项业务;和事佬工作室、管得宽工作室、金妈调解室等民间力量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门栋关照、邻里守望、专职巡防等构筑起一道道治安防线……
在钟祥市九里乡,“十户联防”深受群众好评。派出所将社区、村民十户编为一组,协调移动公司建立“995(救救我)”集团网。只要一户人家拨打995,派出所和另外9户居民马上就会收到求助信号。派出所还协调乡政府设立信息员专项奖励基金,在村 (社区)广泛建立警务执勤点、报警求助点,在农村治安积极分子中物建骨干,建立农村治安观测站,对信息员实行绩效考核和奖励。
在九里乡的和平超市报警点,女老板孙传凤颇有感触地说:“自从派出所给超市挂上‘报警求助点’的标识牌后,附近案件少了很多,超市也没丢过东西。”群众来超市打电话给派出所,孙传凤从来不收钱。她说:“平安,要比电话费值钱。”(记者 王昕 通讯员 韩红芝 禇潭辉)
·湖北荆门东宝九成案件当庭裁判
·湖北荆门中院班子被市委评为“好”班子
·湖北荆门民警黄涛两项创新赢来社区安宁
·湖北荆门警方破获19.6亿元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湖北荆门:四项教育锻造过硬公安队伍
·湖北荆门司法局落实省司法鉴定行业便民措施
·湖北荆门司法局落实省司法鉴定行业便民措施
·湖北荆门:立体监管,杜绝“贿考”之风
·湖北荆门麻城派出所“三卡”遏制可防性案件
·湖北荆门:9名男子销售高考作弊器材被判刑
·湖北荆门东宝区:检察建议书助解执行难
·湖北荆门:社区检察站本月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