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岁月·称谓

2013-11-24 16:02: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不经意之间,白丝点染了双鬓,鱼尾纹爬上了眼角,每天早起对着镜子总会有一番感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在当下社会,总是感到深深的疲累。

在忙忙碌碌的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工作,家庭,事业,爱好;房子,车子,票子,孩子;都在压榨着我们的精神,随着少年青年岁月的消失,生活中的我们欢笑少了,压力大了,但脚步迈的也沉稳了。曾几何时,住在楼下40多岁的老大姐,抱上了小孙子,那天见面她竟然让小孙子喊我“爷爷”,尽管是尊称,却一百个不高兴,无奈我曾经竟气哼哼地拂袖而去。

想想也觉得可笑,生老兴衰无人可以违背,可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总似如临大敌。倘有人问及年龄,心里总默默企盼对方识时务,夸奖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但现实就是现实,一次参加一个朋友的婚宴,一位农村里来的质朴老大哥问我年龄,随后又接着问40几岁了,我当时竟目瞪口呆,不知该咋说,一位相熟的朋友却接着说,“你不看,兄弟都59了,明年就退休。”呵呵,我心里乐了,一桌子人都笑了。

最明显的变化,还是去移动营业厅办业务,美女们对你的称谓,她们亲切的喊你“叔”;法院里新来的小青年大都称我“老师”。起初对这些称谓并不愿接受,甚至采取排斥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态平和了。是呀,论资历,十多年前我们一起爱写稿子的有的都荣升为乡长,或是宣传部副部长了,早已摆脱了写稿子的辛苦,而我随着岁月的增加和在写作方面的历练,以及写作方面前辈的退休离岗,我们这茬同龄人就到了老师的地位了,君不见各单位的写作新秀已如雨后春笋,他们的名字通过县内外网站、简报、报刊、电台上不断向外传播,这些以前并不熟悉的新秀,他们正在顶替我们原先的位置在努力奋斗。

是啊,伴随着漫长的人生岁月,人不可能总是青春少年,总是风华正茂。年龄的增长并不可怕,只有一点要时刻警醒:若不与时俱进,以自己的名字时时自勉,真以前辈自居,不再有所追求,只怕有愧于老师的称谓。

(周勤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法院)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