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际,偶然翻开旧相册,几张已经泛黄的警校时期老照片蓦然映入眼帘,将我带回那段难忘的时光。
1986年秋,一枚印有“警官学校”字样的信函,将一纸录取通知寄到我手中,从此命运之神便将原本怀揣文学梦的我与警察职业紧紧联结在一起。
我们学校当初的校址位于风景如画的西湖之滨,学校的面积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得多,条件十分简陋。
忘不了第一次穿上崭新警服时的情景,虽然宽大的警服我们普遍都不太合身,但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纷纷去拍照留影,并迫不及待将照片寄回家,让亲朋好友一睹我们身着警服的“飒爽英姿”。
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晨都要出操,每次吃饭前都要集合、整队、点名,还要唱“饭前一支歌”,晚上还要晚点名和组织学习。每天学习课程除了文化课、法律专业课,还有占了较大比例的军事体育课。
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夜间紧急集合:大半夜我们睡得正香,“嘟嘟”一阵急促哨子响,大家在黑暗中手忙脚乱将衣帽鞋子穿戴完毕,背上背包紧急赶到楼下操场集合。因按规定紧急集合时不能开灯,而且每个人必须10分钟内赶到目的地集合整队,不少人搞得洋相百出:有的一脚穿着胶鞋,另一脚却穿了皮鞋,也有的连衣服裤子都穿反了,样子狼狈不堪。带队教官却站在队伍前一脸严肃地宣布:接上级紧急通知,某监狱两名罪犯越狱脱逃,正往距离学校几公里远的某地逃窜,限警校学生20分钟内赶赴现场协助抓捕。
大家半信半疑在漆黑一团的深夜里撒开腿冲出校门,分成几个小组心急火燎跑向目的地。等过了半个多小时,教官骑着三轮摩托通知我们“任务完成,马上回学校”,我们又深一脚浅一脚气喘吁吁、通身臭汗赶回了学校,接受教官的点评。
尽管在警校的生活只有短短两年,但留给我们却有许多难忘回忆:忘不了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悉心教诲,忘不了同学之间纯洁如水的友情,忘不了学校组织我们第一次到郊区春游时我们的欢声笑语,忘不了同学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苦练擒拿格斗术的矫健身影,忘不了学校食堂老依伯做的男生们一口气能吃下七八个的肉包子,忘不了临近毕业时同学们依依惜别的伤感的眼泪……
如今,我们离开警校已经整整25个春秋。25年来,我们警校第一届毕业生为了政法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出聪明才智,如今人到中年的我们大多在正走向人生和事业的高峰,有的人已走上领导岗位,更多的人则是各个单位的事业中坚。
当然,在看到我们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忘不了我们在成长之路上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包括在人生历练中的一些挫折和教训。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首届警校生中个别因为工作、生活而积劳成疾,甚至已经英年早逝的同学……
让我们互道一声珍重,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学会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当然也勿忘昨天。
(王福星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西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