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
近年来,“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被室友投毒、武汉大学生撞人遭巨额索赔后劫持人质等案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青少年教育的广泛讨论。笔者尝试对当前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
当前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出现滑坡。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正处于成长成熟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部分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久而久之思想道德上出现了滑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意识差。部分青少年言谈举止粗俗,行为出格、言语出位。二是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倾向明显。许多青少年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价值高于集体价值。三是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滋长。一些青少年盲目追求物质享受、重视金钱利益,吃穿讲究名牌、消费追求高档时尚,且攀比之风日益严重,甚至有人因受利益驱使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心理比较脆弱敏感。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往往表现出以下心理特点:其一是比较敏感,对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比较小,有些甚至在遭遇挫折后出现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二是容易激动,且反应强烈,当遇到矛盾时常把问题扩大化,将小事变大,比如父母批评一句,孩子就愤而离家出走;其三是尚未很好地掌握发泄情绪的正常方法。
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趋势明显,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低龄化,从高等院校到大中专院校、中学,从博士生到研究生、本科生甚至中学生,从男学生到女学生,青少年的犯罪主体已经逐渐扩大化、低龄化;二是犯罪手段智能化,青少年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显示出了一定的高科技含量,具有比较大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性;三是犯罪诱因复杂化,其犯罪动机呈现复杂性的特点,贪图享受、个人感情、同学纠纷、家庭原因、酗酒等,都有可能成为犯罪诱因。
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盲目无序。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把子女能够进大学作为中心目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子女思想品德、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部分家长在教育方式上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有失偏颇。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学校教育往往有失偏颇,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择优式的学校教育,大部分中、小学为了升学率,将全校教学水平最优的老师、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集聚起来,成立重点班,结果出现“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破罐子破摔,走上了歪路;二是专业式的学校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许多高校都是针对专业开展教学,对专业课以外的知识重视不够,尤其是综合人文知识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导致学生成为 “知识侏儒”。
社会教育滞后发展。当前,社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青少年发展需求,很多留守、流动青少年几乎从未接触过什么社会教育活动。在社会教育内容上,我们鲜有告诉青少年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情感,比如悲悯之心、是非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等。在正面社会教育引导不足的同时,不良影视文化、网络信息及网吧、游戏机厅、歌舞厅等不健康娱乐场所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石作用。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青少年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重视家庭对青少年早期的启蒙和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才能进行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大目标上,除开发孩子智力外,还要注意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另一方面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来看待,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一个宽松环境,既不过分严厉苛刻,也不过分宠惯溺爱,充分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培养孩子健康的思想情操。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承担着发展青少年智力、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学校教育,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功利主义的偏颇认识,破除以往学习为上、应试为主的旧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强化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二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把准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陋习,着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三要积极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渠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和熏陶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德行。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保障作用。社会教育可以广泛地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青少年在自身能力、感情道德的发展中愈加成熟完善。一方面,要了解掌握青少年思想实际,科学设定教育内容,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强化对青少年的直接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堵塞诱发青少年问题的黄色文化、暴力文化的流入渠道,进一步规范网络管理,通过技术手段抵制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为预防青少年问题发生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只有三者相互配合、协调促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使青少年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素质优良的出色人才。
(作者为公安部消防局纪检监察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