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陈新才:特殊人群的爱心守望者

2013-11-23 15:53: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图为陈新才探望关怀高龄独居老人。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把爱民情怀植入骨髓,把为民情愫融入血液,把亲民情缘刻入灵魂。在对辖区精神病患者、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上,他不断探索融法理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用耐心和特殊情怀去慰藉、感化这些特殊人群。他就是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虹桥派出所民警陈新才。

  一个寒冬的清晨,年过半百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夏国华(化名)浑身不断打着哆嗦站在虹桥派出所门口,冻得通红的双手却端着一碗粥,她要做什么?直到陈新才出现这个谜才得以解开。

  2010年10月,陈新才接管虹北社区没多久,有人捡到一张存折交给他,经查询户主正是夏国华,可精神恍惚的夏国华执意说没丢存折。陈新才找到夏国华的父亲得知,夏国华已不知送掉多少财产,自己年迈多病无力照顾她。此后,陈新才主动挑起照看夏国华的重任。然而把担子挑上肩,他才发现远不是保管一张存折那么简单。除了每天去转一圈帮点忙,陈新才有时还要追上几里路把发病的夏国华劝回家,帮她找回乱送的东西。

  就在那天,陈新才远远看见夏国华手上端着什么站在派出所路口张望。他连忙走上前,却见夏国华手中端着一碗粥。这是夏国华第一次精神正常时送人东西,喝了这碗已没有什么热度的粥,陈新才却从头暖到了脚。

  “给正常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但我相信在他们清醒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温暖和亲情。”陈新才说,只有从精神和物质上关怀精神病患者,才能真正走进他们心中,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

  2010年11月,40岁的陈新才转业到公安,担任虹桥街道虹北社区、跃龙社区社区民警。尽管3年的从警时间并不长,但陈新才却用自己的努力成了精神病人可以信任的亲人、孤寡老人眼中的救命恩人、社区居民信赖的保护神。

  跃龙社区老人多、退休工人多。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410名,独居、孤寡老人有21名。2011年10月,社区负责居家养老工作的邢莉无意中提到,已好几天没见到80多岁的徐锦坤老人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一旁整理材料的陈新才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和邢莉一起赶到徐锦坤家。两人敲了好一阵子门,才听见屋内有微弱的应答声。原来,老人因为吃了不洁食物,已经在家中腹泻了整整3天。陈新才二话不说,背起老人直奔医院……接下来的几天,陈新才和社区干部们每天轮番陪同老人去医院输液,并买来新鲜食材煮汤给老人补充营养。不出一个星期,老人顺利康复。

  经历了这件事,陈新才觉得对老人的服务需要倾注更多,尤其是对独居、孤寡、空巢老人,不仅要从生活上予以关心,更要对他们的安全给予足够保障。针对老年人外出少、易患病、自救能力弱等特点,陈新才采用“三个一”方法掌握动态信息,即一本档案,登记基本信息、重大病史,方便及时救助;一条路线,连接社区12户“三类”老人,每天登门拜访;一支队伍,安排48名楼组长,每天走访反馈情况。这样由平面到立体,由信息在册到入户看人,社区老年人服务管理实现了日日更新。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陈新才每天背着小包,骑着电瓶车走街串巷。在日复一日的点滴细微中,陈新才以爱岗敬业、忠诚为民、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演绎着平凡中的伟大。(记者蒋皓文/图)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最美基层干部林志梅:她站在那里就是预防
·最美检察官张飚:光荣属于所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检察官
·追记四川金川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许锡蕾
·上海杨浦区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王荣斌法官:“三心”办铁案 平凡写忠诚
·一份司法鉴定意见书的“背后”

·一份司法鉴定意见书的“背后”
·全国10名检察官获“最美检察官”称号
·千钧一发!湖北长阳民警悬崖边救女童
·偏远山村的社区民警:傅强
·王六娥:“六字”工作法创出新路子
·王艳敏:检苑里的“护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