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有这样一位肤色黝黑、朴实无华的苗族汉子,多年来,他始终心系家乡父老,坚守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11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在家乡建立图书室,无偿为村民提供服务,用无声的行动和无私奉献为苗族山村建设了一个温馨、美好的“精神”家园。
他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公安局督察支队民警张仁祥。让我们一起走进凯里市凯棠乡白水村,走进民警书屋“乡情图书室”,走进张仁祥的故事。
甘于奉献 建设精神家园
2001年7月,从西藏当兵12年调到三穗县武装部工作的张仁祥回家探亲。在凯里市凯棠乡白水村,他看到村子的现状是——偏僻落后,村里的青年因为缺少文化知识,进城只能靠卖苦力为生,难以摆脱贫困落后。
张仁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要建立一座乡村书屋,让村民免费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张仁祥顾不上改善家里拥挤简陋的住房条件,也顾不上帮助下岗在家的姐姐创业,把10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元积蓄取出来,投资兴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图书室。
2002年10月,白水村锣鼓喧天、笙歌阵阵,“乡情书屋”正式挂牌,免费向村民开放。凯里市市委组织部、人武部、凯棠乡政府及十里八村群众前来祝贺,凯棠乡的空气中从此弥漫了书香。
经过10年的建设充实,目前,“乡情书屋”已有2万余册各类书籍,为读者提供借阅9000余人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医疗、农技等方面,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和精神食粮,开拓了乡亲们的视野。
老有所乐 晚霞映红乡村
张仁祥的父亲张洪雄退休后,总想着在有生之年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办点事,儿子为乡亲开办书屋的举动正合他的意愿,于是张洪雄和老伴一起把管理书屋的活揽了下来。二位老人每天起早贪黑,按时义务为村民开放书屋,登记管理图书,只在患病住院时才不得不休息。他们说,学生每天放学像燕子一样飞来书屋,要是看到门被锁住肯定会失望的。
村里留守儿童多,孩子们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几乎没有课外书籍可读。有了书屋,他们把这当成了第二个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多书被翻旧了,借阅登记本用去了一本又一本,不变的是两位老人的一股热情、一颗热心、一份执着。
张洪雄不仅担任图书管理员,还兼任文化宣传员,这位曾在贵州农学院和贵州民院法律系学习过的88岁老党员,在这里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他和同是共产党员的儿子一起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努力,夕阳下守护着书屋的宁静,传递着欢乐与笑声。这不仅是两位老人的幸福,更是全乡人的幸福……
快乐读书 知识铺就未来
书屋成了村里孩子学习的乐园,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被播撒到幼小的心田,读书求学成了孩子们的习惯,伴随他们成长。看到孩子们拿着进步的成绩单蹦蹦跳跳来到书屋,张仁祥一家脸上溢满了幸福。接到邻里乡亲孩子升学办酒的邀请,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2013年高考,全乡一本就录取60人。
“乡情书屋”不仅把知识和文化送到农村,更悄然改变农家人的生活。村民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生猪养殖、消防、腰鼓等培训有声有色地开展,书屋不断培养着新型农民,小小山村增添了无尽的活力。村里打架闹事、赌博迷信、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学知识、求进步、谋发展的多了,村民读书、爱书,从未发生过偷书、撕书、只借不还的现象。
这个小小的山村书屋自建立以来,多次得到上级的好评,被凯里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育人书屋”的称号。
·铸平安贵州南大门:看党旗红润和谐
·贵州松桃干警执法办案“五严禁”入脑入心
·贵州三穗落实执法办案“五严禁”
·贵州集中整治影响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
·贵州遵义市公安局长微服私访治安整治情况
·贵州法官用爱心传递“正能量”
·贵州法官用爱心传递“正能量”
·贵州天柱法院筑牢“三道关”守好廉政防线
·贵州绥阳警方“四措施”加强保密工作
·贵州六枝“五个更加”提高刑事诉讼监督质效
·贵州黎平“亮利剑”十项行动创和谐
·贵州公安:敢于“唱黑脸”敢于“问责任”